浅论完善信息化发展环境提升国家信息化水平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5
     第三,与政策的制定一样,地方的法律法规制定也应在国家和省已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下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就无所作为,地方也需要研究国际上的经验教训和现有法规,需要研究国家已有的法律法规,对照本地的实际情况,加以落实或补充。
  3加快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信息化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如果没有统一标准,信息将无法共享,也将无法实现这一先进性。因此,为了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使信息化工作能持续健康地发展,就必须首先研究和制定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因为,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制定是信息化工作实施的关键环节。信息化中的标准主要包括:数据/信息标准、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下面以政府信息化为例来做一说明。
    数据/信息标准主要是明确的定义和规定政府信息的标准和采集与应用的规范。同时,还应对政府信息的生命周期以及在其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的管理问题作出规定。一切形式的政府信息,包括印刷品、音像制品、电子文件等都是国家和政府的一种战略资源,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都应妥善管理。此外,关于政府工作过程的信息,关于各种技术和应用的信息,也是一种信息资源,应该和政府信息本身一样按相同的原则制定标准进行管理。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政府管理的业务流,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文档管理等,也必须逐渐地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使其所伴随的信息流也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政府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要素”才有可能标准化和规范化。
      技术标准是对政府信息化过程中所使用的计算机与通讯系统的软、硬件制定统一的标准,以便于政府内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例如操作系统的标准,通讯协议的标准,计算机的标准,服务器的标准,浏览器的标准,电子邮件的标准,以及数据库的标准等等。此外,技术标准还应包括方法学的标准、软件工程管理的标准。
      安全标准是系统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哪一级、哪一类的信息系统必须实行哪一级的安全管理,需要通过标准来加以规范。安全标准应首先明确信息的所有权和隶属关系,明确信息安全的责任者。安全标准包括物理安全标准和技术安全标准。物理安全指对系统、设备、工作环境等在物理上采取的保护措施;技术安全则包括口令和密钥、数据加密标准、防病毒、防黑客以及各种加密措施等等。
      标准化工作必须走在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前面,决不能滞后,否则,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推进将十分困难,也可能造成许多无法弥补的灾难性后果。为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将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列入国家十五重点工作计划之中,研究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内容,从总体上规划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第二,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大对信息化标准建设的投人,从经费上保证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制定;第三,应加强管理和组织,保证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第四,组织一些技术实力强的企业进行标准研究,充分考虑民族产业的发展,通过标准化工作来保护民族产业在“入世”后的合法权益。
    信息化是指在电子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网络在社会经济和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并逐步主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实现信息化就是要构造和不断完善信息化体系,而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发展的保障。因此,为加速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提供行政支持;为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合法性,就必须完善法律法规;为保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可用度、高质量和互通性,就必须加快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积极研究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不断改进、完善和发展我们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我国的信息化整体水平就一定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