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金风险管理与防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慧 时间:2014-06-0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资金风险管理愈来愈越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本文论述了企业资金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财务资金风险形成的的主要原因,并对防范财务资金风险管理的措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资金风险;风险防范
        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资金流转情况一直都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资产、利润等指标已经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价值,企业现金流量和资金管理能力也同样值得关注。企业资金充裕的话,企业就可以及时地偿还债务、支付股利、支付薪酬,并为企业的日常需求和扩张购入所需的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等。反之,如果资金短缺,则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正常经营,使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甚至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因此如何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等。
        企业的资金风险可分为三大类:安全风险、短缺风险、使用效率风险。
        1、资金安全风险。资金安全风险主要是指资金被挪用、诈和贪污的风险。
        2、资金短缺风险。资金短缺风险,是指企业不能及时、足额地筹集到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从而导致企业放弃供应商提供的现金折扣、低价甚至亏本出售存货和项目、无法及时清偿债务导致信用等级恶化、被迫破产重组或被收购等。 
        3、资金使用效率风险。资金使用效率风险可以定义为多余现金获得的收益低于贷款利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企业资金远高于所需资金,企业资金不能充分利用以取得较高收益,多余的资金存放在银行只能取得很低的利息收入。
        二、企业财务资金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信息失真,难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是信息管理,企业必须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来控制物流、资金流。然而,目前我国相当多企业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和不集成。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搞不清楚下面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各层面都在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还掩盖了下属单位的实际经营状况。据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证实,全国80%以上的企业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信息的不真实,不但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科学决策,也影响了政府宏观管理的效果。
        (二)监控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
        资金安全风险主要源自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完善,如没有很好地执行内部牵制原则,同一人兼任不相容职务等。有些企业使用资金的法纪意识差,企业违规拆借、高息存储的现象屡禁不止,造成巨额资金损失。另外个别腐败分子利用手中掌握的资金管理权,贪污挪用、肆意挥霍。以上问题的发生,严重干扰了企业正常经营,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有些单位尽管设置了一些监督职能,也制定了多种监督制度,但因种种原因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相当多的企业在重大投资等问题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个人说了算,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不少母公司难以及时掌握子公司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企业资金入不敷出,依赖借新还旧来维持生产经营,财务风险较大。很多企业领导对自身家底财务状况说不清,而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甚了解,且处于从属地位,常常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造成“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使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三)采用过于宽松的信用政策
        有的企业为了追求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采用过于宽松的信用政策,企业赊销过多,信用期限较长,因此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一旦银根紧缩、经济衰退,客户不能及时足额偿还货款,企业资金链就极易断裂。
        (四)资金管理不强,使用效率低
        有的企业片面追求现金充裕对经营安全性的保障,不太关注也缺乏能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造成使用效率低下。还有一些企业设立的账户众多,资金管理严重失控。企业乱设资金账户,造成了企业资金严重分散、沉淀,使用效率差。有的企业的库存商品大量积压,欠款居高不下,流动资金占用有增无减,周转缓慢,使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