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走出去”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永娇 时间:2014-06-01

  第一,企业在走出去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确定合理的人力资本需求和人力资本培养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特别是适应“走出去”需求的战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介绍国内外政策法规和社会环境,提高在外人员的整体素质及风险意识。加强具体做法和细节上的问题,比如了解中国驻当地大使馆的联系方式,以便出现紧急情况时,能第一时间联系中国大使馆求助;另外,“走出去”的企业可以选择向保险机构申请为企业和在外人员办理保险和担保,合理规避、转移和分散风险等等措施。从总体上来说,企业要根据走出去的步伐和规模即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来制定中长期人力资本需求计划并根据战略的执行和推动情况来动态地进行调整,相应研究资料显示,人力资本的数量应该稍微维持在低于需求量的层次或水平,比例维持在1:0.78最为适宜。
  第二,走出去的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要重视金融市场动荡和汇率变化给企业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和成本变动,并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多渠道投融资解决方案和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为此企业需要成立专门部门负责信息收集工作,关注项目所在国的政局、市场、信贷、政治外交等风险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加工从而指导企业进行相关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参考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对东盟国家的电力工程的对外承包中,应该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和资本市场,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制定中长期资本市场融资规划,调整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比率,一般维持在35%左右最为适宜。
  第三,那些在海外市场拥有直接加工生产车间的国际化企业,要注重本土化管理的思维和战略,采取切实的措施通过多种形式降低管理的成本和风险并调整管理人员结构及来源等属性值。管理的本土化有助于实施国际化的企业进行管理领域相关风险的降低,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当地民众和相关社会公众建立融洽的社会关系,并最终可以给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带来全面的改观,为此应该制定本土化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加强措施,首先调整管理人员的比例结构和岗位职责结构,其次规范和制定管理本土化的程序和规程,我国对东盟国家的电力工程承包合同中尤其应该如此。
  4 总结
  企业国际化所面临的生产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是企业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生产经营所不可比拟的,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一般的被认为对于其国际化战略有着深刻影响的主要风险来自人力资本风险、金融风险以及本土化管理的风险,现代企业国际化理论和实践研究都表明,这些问题是涉及到企业走出去战略能否成功的重要问题,本文最后在前面相关理论阐述和问题解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关键建议和对策,这些措施和建议同时也是对于大量案例分析研究以及笔者自身实际工作实践的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1]许晖,万益迁,裴德贵.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风险感知与防范研究——以华为公司为例[J].管理世界,2008,(04).
  [2]许晖,李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管理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02).
  [3]许晖.风险感知与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的互动研究——兼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防范[J].经济问题探索,2004,(10).
  [4]许晖.基于风险感知的国际企业管理控制体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03).
  [5]许晖,余娟.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关键风险的识别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04).
  [6]王庆喜,严浩坤.战略联盟构建的风险感知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