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走出去”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永娇 时间:2014-06-0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市场一体化趋势的加快和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必须面临国际化问题,即“走出去”的问题。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和问题,企业必须妥善加以处理建立风险防控体系。本文基于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风险的分析,剖析和探讨了风险防控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企业在国际化即走出去的过程中相应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的策略和措施,在这个过程中,结合了笔者自身的工作行业即电力工程行业的情况和特点加以具体分析。
  关键词:企业 走出去 风险防控 体系构建
  
  1 企业“走出去”战略发展必然性及其面临的主要风险概况
  企业“走出去”战略实际上是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的企业国际化问题,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企业业务的扩展和经营层次的丰富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它是企业生存发展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方式和途径,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据一项调查统计研究资料显示,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平均年增长幅度超过了14%,远远大于1990-2000年期间平均4.8%的幅度值和水平。
  由于国际生产经营环境与国内市场有着明显的差别和不同,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各种风险,企业不仅要善于利用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同时随着金融危机特别是后金融危机的时代和经济背景,企业面临着更多的人力资本风险、金融风险和本土化过程中的管理风险,调查显示,这是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所面临的前三位主要风险,分别居于34.7%、23.5%和17.2%的水平和幅度,调查统计资料还显示,这三个问题的解决情况如何,对于企业走出去的成败的贡献率分别为43.1%、32.7%和19.1%。
  2 目前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风险防控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就已经开始了走出去即国际化的战略行动,几十年来,在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调查显示,67.8%的走出去的企业已经建立了初步的风险防范体系,在风险的识别、检测、控制以及后续追踪方面初步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综合归纳起来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风险防控体系构建上主要存在下面的问题。
  第一,走出去的企业中普遍缺乏对于国际化进程中人力资本风险问题的诊断和分析,人力资本瓶颈成了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阻碍和困难。一份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对东南亚国家中电力工程的对外工程承包中,即使在地缘和文化十分相近的情况下,平均人力资本需求的缺口2005-2010年期间维持在18%左右,这也就是说相关对外工程承包中100个岗位中有18个未能找到胜任力的人,并且这些岗位中34%以上是属于关键重要岗位。
  第二,走出去的企业中对于国际商品交换过程中支付方式、投资融资以及资产负债结构等金融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普遍面临着在这些问题上的应对措施和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以笔者所在的电力工程为例,在对于东南亚的工程承包中,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平均造成了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工程承包亏损率达到了32%,并且缺乏对于相应融资市场和金融借贷的综合考虑,使得56%以上的对外工程承包合同中资产负债表的相应项目的指标和比率与国内外同行业或不同时期相比出现了严重的不正常的情况。
  第三,走出去的企业中特别是在海外有生产加工型工厂的企业其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本土化问题十分严重,表现为管理成本较高、管理风险较大、管理人员的结构比例不协调等问题。经营管理的本土化是走出去的企业管理中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和做法,2005-2010年我国对东盟国家的电力工程对外承包中,本土化管理比率仅仅达到平均数值的13%,重要技术和管理岗位的的人员比例中方人员与本土人员的比例达到了8:1,严重超出了国际通常比例的7:2的水平,而且管理的成本居高不下,是国内平均工程承包管理的3.1倍左右。
  3 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企业走出去战略发展必然性及其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阐述,在分析了我国企业当前走出去过程中风险防范体系构建中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参考相关企业国际化进程中风险及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的知识和理论,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企业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从下面几个方面就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加强和改善相关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