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对会计基本原则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熊旭俊 时间:2014-01-03

  1.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计量是面向市场,面向现在,面向未来的,它强调现实、有秩序的交易,而不是强迫性交易。
  2.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具有优越性。这种优越性来源于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它指挥着人们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能够产生最大效用的用途上去,并促使人们采用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利用这些资源。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来源于价格机制的引导,“价格能廉价地、迅速地传递信息,同时也鼓励资源的使用者和所有者对此做出反映”。因此,由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的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价格信号的引导;错误的或不真实的价格信号会引导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以至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错误的方向上去。公允价值立足于有序交易,是最贴近资产真实价值的价值信息。这种信息不仅有助于正确评估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也有助于正确预测企业目前及将来的现金流量,从而引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强调的是资产、负债的客观计量和真实反映。而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正是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所关心的,是他们做出决策的主要依据。如FASB在其颁布的FAS NO.133中指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也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用公允价值对企业当期资产、负债和收益进行计量,并将计量的利得或损失予以披露的全面收益表则真实反映了企业收益客观存在的变动,使收益更夯实,而且所产生的全面收益使经济收益和会计收益之间的尽可能融合成为可能,这实质上是改进了财务业绩报告、提高了会计收益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3.因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更具及时性使得公允价值信息更具相关性。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其时效性,如果会计核算不能及时进行,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提供,就无助于经济决策。例如有些金融工具只产生合约的权利或义务,而交易和事项尚未发生。但在法律上签约双方之间的报酬与风险已开始转移,为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在掌握已发生业务的信息基础之上,还能了解正在发生的和未来预期发生的信息,尽管合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尚未全面履行,但在会计上也要求对其进行确认、计量。但其苦于没有历史成本,传统会计对此显得力不从心。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信息的一种评价,随着市场的变化,公允价值处在经常性地变化之中。与此相适应,资产的入账价值就不应是确定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进行调整。所以公允价值反映当环境变化时经济状况的变化情况,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实时信息,这自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总之,公允价值反映了现在的经济状况即报表使用者作出他们决策的环境,是最具决策相关性的会计信息。
  (二)公允价值符合可靠性原则
  公允价值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面向现在,面向未来,能够及时反映环境的变化,提供与经济决策最为相关的会计信息。从提出公允价值以来,其相关性不容置疑。人们一般认为,公允价值更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因此它更具有相关性而可靠性较差,即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从来就很难“鱼与熊掌兼得”。以联邦储备委员会、财政部和金融界为代表的反对者就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现行会计模式(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极端背离,缺乏可靠性。尤其在市场程度不是很发达的地区,在缺少相同产品或类似产品的市场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估计的会计信息能够具有可靠性呢?
我们要认识到公允价值确实不能提供绝对可靠的会计信息,这是因为信息是有成本的,而且由于人们的认识、判断能力的不同,任何信息系统都无法提供绝对可靠、一致的信息。衡量可靠性的三个指标,一个是可验证性,即不同的计量方式将达到同样金额的可能性程度。另外两个尺度是中立性(即金额是对被计量的目标采用一种无偏见的计量结果)和反映真实性(即真实地反映它意在反映的情况)。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