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梦瑶治疗瘟疫病学术思想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际强 罗翌 时间:2010-07-12

【摘要】  何梦瑶所著《医碥》对岭南瘟疫病的有较详细的论述,对疫病的论述是在吴又可《温疫论》的基础上,对瘟疫病的治疗及传变、变证、兼证等进行系统的归纳与,详细论述了瘟疫与伤寒的异同,并对疫病的传表、传里、表里分传、表里递传等予以不同治法。何氏治疗瘟疫病强调“攻邪”,并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予以下法与汗法等攻邪之法。

【关键词】  何梦瑶 瘟疫病 学术思想 攻邪

清代医家何梦瑶,字报之,号西池,又自称研农,广东南海云津堡人。其所著《医碥》一书,对岭南瘟疫病的治疗有较详细的论述。据史料记载,清初,南方诸省曾暴发几次大的瘟疫流行,何氏生当其时,因此对瘟疫甚有研究,该书专设“瘟疫病篇”,他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在治疗方面主张立法应重在“逐邪”,介绍了瘟疫的汗法、下法、下后变证、兼证、妇人小儿瘟疫、瘟疫后遗症等经验,对如何应用达原饮、白虎汤、黄龙汤、败毒散等作出分析与阐述,对指导后世瘟疫病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何氏治瘟疫思想的根源

  何氏在《瘟疫病篇》的论述,是在吴又可的《温疫论》的基础上,对瘟疫病的治疗及传变、变证、兼证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并结合自己经验,其所论述较《温疫论》更加精练与实用。论疫病的病因为“感天地之厉气”,瘟疫初起病位在“半表半里”,即“膜原”。比较二书的内容,《温疫论》对温疫病的传变归纳为九条,即“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有表胜于里者,有里胜于表者,有先表而后里者,有先里而后表者”。而何氏则删繁就简,分为“传表、传里、表里分传、表里递传”。治疗方面,何氏的“攻邪”思想源自于《温疫论》,包括汗法、下法、吐法等,汗法与下法设专篇论述。

  论瘟疫与伤寒不同

  何氏在《瘟疫病篇》中开篇即提到:“瘟疫非伤寒,世医误以为伤寒矣。”二者的区别主要归纳了如下几点:一是伤寒的病因为感受“天地之常气”,而瘟疫则为感受“天地之厉气”;二是伤寒其病位在表,而瘟疫之病位在膜原,即半表半里;三是伤寒之临床表现为发热而兼恶寒,瘟疫表现为始而恶寒,既而发热。

  瘟疫病的治疗

  何氏对瘟疫的治疗论述颇详,其对瘟疫初起邪在膜原的治疗,以及其传变的治疗逐一讲解,并附了《瘟病备用诸方》一节,对大头瘟、时行风瘟、浪子瘟、蝦蟆瘟等的症状与治疗方药进行了描述。其后还论述了汗法、下法、下后变证、兼证、妇人小儿瘟疫、瘟疫后遗症等。

  1.邪伏膜原,当以疏之

  瘟疫初起,邪在膜原,先憎寒后发热,头痛身疼,脉洪而数,其脉不浮不沉。治疗方法当之疏邪为重,而一般不用“汗”、“下”之法,因邪不在经,汗之徒伤,邪不在里,下之无益。故用达原饮为主方,由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组成,其中槟榔、厚朴、草果三味为消滞破结而设,使邪气速离膜原,后四味为滋液和血,清燥和中之用。本方之加减如下:邪溢少阳者,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加用柴胡;邪溢太阳者,腰背项痛,加羌活;邪溢阳明者,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加干葛。若服上药,邪气不传里,一般一二剂药自解。

  2.邪传于表,当以汗之

  有部分患者邪气传于表,由肌表出,或者患者斑疹自消,或汗出而解,均为顺证,不用服药也可自愈。若汗出不彻而热不退者,症见发热,多汗,脉洪数,宜用辛凉解散之剂,以白虎汤为主方。若斑出不畅而热不退者,以举斑汤治之。若斑汗并行而热不除者,宜白虎合举斑汤治之。

  3.邪传入里,当以下之

  邪传入里者,常无汗无斑,外亦无头疼身痛,只觉胸膈痞闷。邪气入里,应根据邪气所传的部位分而治之。若邪传里之上者,症见欲吐不吐,或得少吐不快,应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高者,因而越之”,故用涌吐之法,选用瓜蒂散以吐之。若邪传里之中下者,心腹胀满,不呕不吐,或燥结便秘,或热结旁流,或协热下利,或大肠胶闭,宜承气汤,取“其下者,引而竭之”之意。其加减如下:若只有上焦痞满。而大便结者,去芒硝,即小承气汤;若不痞满,只便结者,去厚朴、枳实,加大芒硝量,并加甘草和之,即调胃承气汤。若上中下皆病,症见胸膈满闷,心腹胀满,见便结或热结旁流者,不可用吐法,而应用下法,以承气汤使邪气从下排出,上邪顺流而下,呕吐立止,胀满渐除。

  4.表里分传,当先治里

  若服达原饮后邪不解,或病失治,邪气表里分传,则症见:外则身热头痛,身疼,腰背项痛,眉棱骨痛,口苦耳聋,鼻干;内则胸膈心腹满闷,不部热结,舌诊特点为舌之中央苔黄腻。此时不可强求发汗,而宜用承气汤先通其里,里邪去则气通,乘势热发于肌表。若表里证解后仍有发热,此为膜原的邪气未尽,宜用三消饮,即达原饮加葛根、羌活、柴胡、姜、枣,调之可愈。

  5、表里递传,分而治之

  病之初起,见发热,头痛,身疼,口苦鼻干,而内无里证者,宜用达原饮;邪离膜原,未出表者,脉洪大数,自汗而渴,宜白虎汤辛凉解散;由表传里,兼见胸满胀痛,不思食,烦渴,舌上刺,用达原饮加大黄微利之。病邪在上者用吐方,在下者用承气下方。邪从里出表者,宜用白虎汤。大下大汗后,表里证去者,继而一身尽痛,身如被杖,甚则不可转侧,周身骨寒而痛,是因为攻邪后气血虚,经饮食调养后自愈。

  攻邪法在瘟疫病的应用

  何氏治疗瘟疫病强调“攻邪”,并根据病邪的性质,对下法与汗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汗法主要针对邪气在表者,而对于表里同病者,主张先攻里,里邪去而后得汗。何氏强调下法在瘟疫病中的应用,宜下之证包括:苔黄者,邪入胃也,宜下;黑苔者邪毒在胃,宜下;舌芒刺,热伤津液,急下之;舌短、舌硬、舌卷,此为邪气盛,真气亏,急下之;白苔干硬如砂皮,急下之;有胃热表现如唇燥裂,唇焦色,唇口皮起,口臭,鼻如烟煤者,宜下;内热盛,表现目赤,咽干,所喷如火,小便赤黑作痛,小便臭,扬手踯足,脉沉数者,当下之;心下满痛,腹胀痛,宜下;小便闭,下之则小便通;大便闭,协热下利者,宜下;四逆脉厥体厥,此气闭也,宜下。

  当然,何氏绝非一味攻下,对于虚者,亦当攻补兼施,如夺液无汗者,可滋其阴,阴液内充外溢,得汗;用下法后见四逆者,宜用补法;妇人经水适断而感瘟疫,宜用柴胡养荣汤。何氏用补较少,攻邪为要,邪袪正自复,恐滋补有碍邪之弊,但对于虚弱之人不可一味攻伐。

【】
    1 明·吴有性.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温疫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清·何梦瑶.医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