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家族企业内部审计问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4-01-04

  摘要:家族企业是民营企业的典型形式,其存续有着特定的土壤,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了自身的优势和缺憾。加强和完善家族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提高效率,促进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内部审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高增长,而民营经济的贡献更是显著。有数据表明:2004年,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吸纳就业人口超过1亿;各类民营企业已经实现了中国70%以上的对外出口;在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各类民营企业的投资比重也超过了40%。家族制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典型形式,这种形式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种种弊端,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然而,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有助于家族企业完善公司治理,提高治理效率。在此,笔者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探讨如何完善家族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一、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必要性

  家族企业是指企业的经营权或所有权的控制权归属于一个或数个家庭或家族所有,而且能将所有权或所有权的控制权合法传于后代的企业组织。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或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阶层人员的选拔方面。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家族企业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以及资本结构封闭单一的经营模式使得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随之而来的是以董事会、股东大会和经理层所形成的层层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依据现代企业理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一种有效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公司制下,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经济上的联系表现为一种契约关系。就契约本身而言,企业又是一种不能在每种状况下都能够明确契约各方权利和责任的不完备的契约。而美国著名经济学者伯利和米恩斯在《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一书中就指出:由于现代公司两权分离,管理权的增大有损害资本所有者的利益的危险,它可能造成管理者对公司的掠夺。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克服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委托人(即家族企业所有者)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来规范和约束代理人的行为,防止代理人滥用权利,使代理人的目标与委托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保持一致,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的绩效,更好地满足委托人的利益(时现,2003),这套有效的制衡机制就是公司治理机制。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资本成本,带来更稳定的资本流。只有建立完整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族企业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而带来的公司治理上的弊端,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二、家族企业在公司治理中的弊端

  在企业形成的初期,家族制这种组织形式具有节约代理成本、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及管理机制灵活等优点,从而使得家族企业在动荡的环境中依靠家族的凝聚力迅速成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和经济的全球化,纯粹的家族企业由于公司治理的不完善,其只是在一些行业、一定的范围内存在有限的生存与成长空间,并不能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真正主角。如“三株集团”、“沈阳飞龙”等家族企业,由于管理绩效低、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致使企业相继破产,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中的诸多弊端充分暴露出来。中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中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组织机制的障碍——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

   随着家族企业的成长,企业领导者不可能事必躬亲,所有权与经营权必然相互分离。而企业内部存在各类利益集团,由于夹杂复杂的感情关系,领导者在处理利益关系时处于两难的境地。比如,企业领导人的亲属和家人违反制度时,管理者就很难像处理普通员工那样一视同仁,这就给企业内部管理埋下了隐患。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制度安排的具体化,这些制度决定了企业的目标、行为,决定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由谁、怎样来实施控制,风险和利益如何分配等问题。而家族制企业由于自身的原因,利益相关者之间不能形成很好的制衡关系,使得企业利益让位于个人利益,制度丧失了约束作用,走不出“人治”的怪圈。

  (二)决策程序的限制——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果断的决策是许多家族企业初期成功的重要保证,许多企业家果敢、善断,抓住一两次稍纵即逝的机会获得了成功。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主的个人经验开始失效。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投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一个简单的决策就能影响企业的成败。在这种以伦理约束代替制度规范的制度下,企业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的个人能力,而诸如创业者“一言堂”以及“家长式”的管理,极易造成企业发展的不稳定和存续时间的短暂。因此,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越发显得重要。

  (三)制度执行的限制——缺乏持续的有效性

  家族企业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一项制度的执行不能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管理流程而随时进行调整和改变,并且制度的执行缺乏持续的有效性。例如企业主常想通过引进职业经理人,使企业立刻就能够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却忽略家族企业本身所存在的复杂问题,因而一旦职业经理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则很快地就被企业主解雇。这样的制度往往是企业家意志的体现,执行起来随意性很强,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