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中的课前导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4-10-15
 新课导入在整个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上课开始,学生的学习心理准备难免不充分,师生之间难免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时教师就一定要讲究导课的艺术,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智力情绪,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反之学生很难马上进入角色,学习不会积极主动,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重视教学中的导入艺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但是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不能喧宾夺主。为此,要优化新课导入,要精心设疑,创设问题的情境,真正做到“激情导思”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根据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种导入方法。
一、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导入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后面知识的开端,以一定的知识积累为基础。
例如在学习整式乘法中平方差公式时先复习多项式乘法。计算①(5+6x)(5-6x)②(x-2y)(x+2y)③(ab+8)(ab-8)通过观察计算过程和结果,展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平方差公式。
二、利用数学小故事导入新课
 惊奇、疑惑、矛盾是心理冲突的现象,也是产生认知的冲突方式,这些心理冲突具有两重性,即是认知的障碍,又是探索的起点。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惑和惊奇开始。”我们教师如果能设置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同时又有趣味性的疑难问题或故事,开始就创设悬念,学生就会被激起求知欲望而“愿闻其详”。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我借助一个小故事导入: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很迷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拒绝了所有的赏赐,只是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国王哈哈大笑:“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聪明的同学们,大臣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们能帮助国王算出到底要赏赐这位大臣多少粒米吗?此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且会形成一种学习动力,进而转化成积极的探究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