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鸭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史爱芹 尹新华 时间:2015-01-02

  3发展对策与建议
  为做大做强丰县养鸭产业,围绕“发展特色、扩大规模、增加效益”的要求,稳定保持“全国种鸭养殖第一县、全国肉鸭养殖一流县”的目标,丰县将通过2年的努力,到2010年全县种鸭存栏量超过130万只,肉鸭饲养量突破1.5亿只;新增肉鸭加工龙头企业3~5家,达到年屠宰加工1亿只以上的规模;同时注重发展饲料加工、羽绒加工、出口熟食加工等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完善肉鸭产业链条。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4]:
  3.1实现“三个转变”,大力推进高效规模养殖
  努力推动养殖产业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传统养殖向鸭业养殖转变,由粗放分散型向高效规模化养殖方式转变,由市场鸭向合同鸭转变。工作中,一是创新发展模式。按照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相对集中、人畜分开、规范管理”的思路,科学规划肉鸭生产布局。根据外地经验,结合丰县实际,明确丰县养鸭发展模式,积极推广佳合企业自建基地、“桂柳公司+农户”、“六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二是保持种鸭养殖全国第一。重点扩大建设好桂英丰投资1亿元的3个樱桃谷祖代种鸭场,养殖规模、设施标准达到世界第一;以桂柳、佳合企业为主,建设存栏超过100万只的樱桃谷父母代种鸭场,父母代种鸭养殖规模保持全国第一。三是建设全国知名商品鸭养殖基地。肉鸭产业重点发展4场6基地20个小区,即佳合、鑫源、科建和晟鑫4个养殖场;凤城镇张五楼、孙楼镇蔡楼、梁寨镇大张口、大沙河镇食城、华山镇刘楼、师寨镇仇屯6个养殖基地;凤城镇丁兰集、梁寨镇包王庄、师寨镇驻地、师寨镇史公寨、范楼镇李庄、王沟镇蒋集、常店镇常东等20个养鸭小区,形成一批标准化、无公害、高科技养殖示范基地。
  3.2实现“三个强化”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一是强化扶持积极引导财政、科技、开发、扶贫及其他资金向养鸭业倾斜,通过增加小额贷款、设置专项奖励基金和群众建棚补贴等方式,强化对鸭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二是强化领导。组织专人成立一套班子,研究制订一套政策,建设一批基地,扶持一批龙头企业,集中人力、财力做大做强肉鸭生产,努力培育一个新兴主导产业。三是强化管理。全县肉鸭发展推行项目化管理,实现养殖工作项目化、项目管理责任化、责任目标具体化。重点落实四大项目,即生态养鸭示范工程项目、20个肉鸭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18个种鸭养殖示范场建设、2个年宰杀1 000万只以上的肉鸭加工项目。
  3.3突出“三化”,全面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一是突出标准化。突出品种、技术、知识3项更新,提高设施标准,促进养殖业科技含量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加大肉鸭养殖科技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养殖大户的培训,组织开展好送科技下乡活动。建设1 000个科技养鸭户,培训养鸭大户1万人次。在巩固2个无公害肉鸭产地和1个无公害肉鸭产品的基础上,2010年将积极组织申报4个无公害畜禽产品。二是突出产业化。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筹备建设1个大型的孵化厂、1个大型深加工企业、1个大型饲料企业、1个名牌羽绒制品厂,形成肉鸭产业年加工增值20亿元的规模。重点发挥现有的丰县养鸭协会、桂柳养鸭合作社、兴隆养鸭协会、张五楼鑫源养鸭协会等9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流通服务功能,同时新发展10个养鸭专业合作组织,加大投资规模建设肉鸭产品批发市场,形成苏鲁豫皖地区最大的肉鸭集散地及优质鸭苗供应中心。三是突出防检制度化。对所有家禽实行强制免疫,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制订监测计划和当地的免疫效果检测方案,加强免疫效果监测,确保免疫质量。强化检疫监督工作,确保畜禽产地检疫率达到100%,畜禽定点屠宰场(点)检疫率达到100%,实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流行”的目标,保障全县鸭业健康发展。
  4参考文献
  [1] 刘福贵,李世忠,刘庆.当前隆昌县养鸭产业现状[J].四川物价,2010(1):22-23.
  [2] 侯水生.我国肉鸭产业体系发展战略[J].中国禽业导刊,2009(22):7-8.
  [3] 李慧芳.中国肉鸭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点[J].中国禽业导刊,2009(22):11.
  [4] 李新.精细化生产成就肉鸭产业大发展[J].中国家禽,2009,31(23):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