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仁地区区域化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慧 时间:2015-01-02
  摘要结合贵州省铜仁地区农业产业化生产现状,阐述了区域化农业产业化的意义以及发展建议,以为该地区走区域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奠定基础。
  关键词区域化;农业产业化;贵州铜仁
  
  铜仁地区位于贵州东北部、武陵山腹地,东邻湘楚,北接重庆,是连接中原地区和西南边陲的重要纽带,有“黔东门户”之美誉。辖区9县(市)1区,土地总面积18 003 km2,其中耕地面积17.41万hm2。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3.0~17.5 ℃,平均降雨量1 100~1 400 mm,无霜期200~300 d,日均温度 ≥10 ℃的有效积温3 000~5 700 ℃,年日照数1 085~1 324 h,适宜多种农作物及中药材的种植,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天独厚。
  区域化生产体系的建设,促进了土地按区域化的要求,逐步向农业企业家、耕作能手集中,以市场为导向,从当地资源和优势条件出发,发展区域化支柱产业[1]。它不仅包括区域化生产布局,而且产加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铜仁地区几个县(市)选择发展以当地著名的优质水果、荔枝、草莓,大红枣、葡萄以及中药材、粮蔗、北京鹅、水产品等具有特色的产品,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化规模农业,而这又是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地改革传统的农业结构、产品结构,通过联合兴办商品生产基地来实现的。只要能达到适度规模经营的效益,经营方式可多样化。玉屏县发动群众种水果,坚持“谁开发、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体、集体、联合体一起搞开发。主要经营形式:一是土地入股,按股分红,联合承包,立体开发,综合经营;二是面积不变位置变,连片开发,统一种植,分户经营;三是因地制宜,分区规划,专业户承包;四是租赁经营,连片开发;五是统一规划按原山岭使用权属,家家户户办果园、小园连片。该县是铜仁地区优质稻生产基地之一,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先后建立了果、菜、蔗、瓜、茶等五大支柱产业。沿河县在农业生产指导思想下,改变了过去单一抓水稻、玉米面积产量、自给率的做法,全面贯彻执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在短短几年间迅速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如今农村一片生机。
  铜仁地区的实践证明,区域化种养与零星化种养相比,效益不大一样,它使大范围内的农业结构得到调整,既因地制宜,又比较合理,有利于进行科技攻关和推广适用技术,有利于促进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育;促进农村分工分业,带动相关的运输、包装、信息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由于产区集中,产品形成拳头,形成批量,吸引商家云集,大大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沿河县在采用粮食增产工程基地推进区域化生产方面的成绩突出:第一,把区域化布局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在进行资源普查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特种资源、民间传统技艺、农业经营现状和当地群众的种植习惯,确定生产区域,并按区域要求,衔接乡(镇)村、组3级的发展计划,把发展种养项目作为工程来办。在区域化种植中,注重推广种植优良品种,使种植业既实行区域化,又实行优质化。第二,因地制宜,对全区山坡坳分级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品种、统一种植规程,连片开发,采取大户承包、分户分段承包等形式,推行适度规模经营。第三,政府引导投资。主要通过生产资金补贴、生产资料供应、种苗支持等办法来实现。第四,下功夫搞好基地的配套建设。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把公路修上山,把自来水引上山,把电话接上山,使种养基地的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既方便生产又方便产业销售;二是产业、供、销配套工程建设。在生产基地设立产品购销市场和贮藏、保鲜、加工、包装系统。荔枝生产区大龙镇办起了荔枝批发市场,江口县、铜仁市的早熟西瓜,吸引了区内外客商前来购销;三是生产技术、供给网络建设。在生产基地建立农业技术知识咨询和农药、肥料、种籽、种苗供应网络,努力做到开发一片、配套一片、成功一片,为实现农业企业化经营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