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无公害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作者:郑章祚  马泽松  黄晓璇  陈杏章

  摘要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橄榄无公害生产主要病虫害的综防技术,以期为橄榄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橄榄;无公害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
  
  橄榄是华南特有的亚热带果树,属常绿乔木,鲜果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钙、维生素C等,钙的含量比一般水果高几十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潮州市作为橄榄的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逾6 666.67hm2,在广东省名列前茅,是全国橄榄特产基地之一。但由于各地橄榄园的自然地理环境、管理水平的差异,目前生产上病虫害防治还存在较多问题,其中盲目用药造成药害、害虫再猖獗等问题特别突出。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潮州市橄榄栽培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农业防治为主,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结合使用物理措施,必要时辅以化学防治”的橄榄病害虫综合防治措施,经济、安全、有效、持续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促进了橄榄向无公害生产方向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调查,潮州市橄榄害虫有23种,其中同翅目11种,鳞翅目7种,鞘翅目4种,等翅目1种,病害主要有橄榄叶斑病、橄榄煤烟病、橄榄炭疽病等12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有炭疽病(Gloeosporium sp.)和橄榄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n cananrium Yang et Li)、橄榄野螟(Algedonia sp.),次要病虫害有叶斑病(Pyllosticta sp.)和橄榄锄须丛螟(Macalla sp.)、红脚丽金龟(Anomala cupripes Hope)、光盾绿天牛[Che-lidonium argentatum(Dalman)]等[1]。
  1农业防治
  结合橄榄园栽培管理,应用农业措施改善橄榄园的生态环境,增强橄榄树势,提高橄榄的抗逆性,达到控制橄榄病虫害的目标。冬季对橄榄树进行适当修剪,剪除病虫枝、病弱枝和过密的枝梢及内膛枝,集中烧毁,并在全园喷施石硫合剂进行清园处理。通过冬季修剪优化树型结构,增强橄榄园的通风透光性,提高橄榄树的抗逆性。一般每次梢叶转绿后施肥,以有机质肥料和复合肥料为主,肥量宜轻、淡,以免伤根。正常可施用复合肥料0.5~1.0kg/株,清淡水肥5~10kg/株。肥料的投入不宜超量,否则橄榄将出现营养生长过旺的现象,很难成花。特别是有机质肥料,不是越多越好,应在投入的时间、肥量上根据需求量确定。一般每年施肥3~4次,每次梢施肥1次。对于长势比较弱的橄榄树结合害虫防治辅以叶面追肥,调控橄榄果树的生长,提高橄榄树的抗性。橄榄树每年一般抽梢2~4次,春梢过旺,夏梢早抽,冬季抽梢,梢太弱、太旺,抽梢期长,叶片转绿时间过长,均容易诱发病虫害。及时施用促春梢肥和供给水分,配合冬季修剪,促春梢在春分萌动(实生树惊蛰萌动),及时抽吐,在橄榄星室木虱发生高峰前转绿,避免受害;秋梢统一迟放,以立秋后开始萌动为佳,可避过木虱为害高峰期或减少为害期,缩短防治时间。
  2生物防治
  据在归湖镇绿竹村橄榄园调查,园内害虫的天敌种类十分丰富,其中橄榄星室木虱的天敌就有红基盘瓢虫(Lemnia circamusta(Mulsant))、红星盘瓢虫(Phrgnocaria congener(Billbeg))、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圆斑弯叶毛瓢虫(Nephus ryuguus)等9种瓢虫,以及大草蛉(Sympetrum Croceolum)、亚非草岭(Chrysopa boninensis Okamoto)、蜘蛛等共20多类捕食性天敌,其中以红基盘瓢虫、红星盘瓢虫、圆斑弯叶毛瓢虫为橄榄星室木虱的优势捕食性天敌。调查表明,过去橄榄很少发生虫害,现在一些零星种植的橄榄发生虫害较轻,主要是天敌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橄榄园要保持适当的绿草覆盖,或采用稻草等进行树头覆盖,合理使用农药,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发挥自然天敌对橄榄害虫的控制作用。在归湖镇绿竹村橄榄园,由于主要采用农业措施防治害虫,每年橄榄园用药少于2次,橄榄园内瓢虫、蜘蛛、草岭等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而且种群稳定,对害虫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在害虫调查的同时注意加强天敌资源调查,尽量避免在天敌较多的夏秋季节使用化学农药,结果表明在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后,害虫的发生量并没有比以往年份重,说明天敌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