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河蟹套养鳜鱼养殖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岳帮亚 时间:2015-01-02

  摘要介绍了池塘河蟹套养鳜鱼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建设、种苗放养、饵料投喂、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以供养殖者参考。
  关键词河蟹;鳜鱼;池塘;套养技术
  
  2006年以来,淮阴区大力推广池塘河蟹套养鳜鱼养殖模式,取得了成功,提高了经济效益,开辟了水产养殖新模式。现将其相关技术总结如下。
  1池塘建设
  河蟹喜静易受惊,养蟹池塘应建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能排能灌、保水保肥能力强的黏土或者壤土的地方,一般为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0.7 hm2左右,pH值为6.8~9.0,最佳pH值7.5~8.5,透明度为40 cm左右[1]。蟹池较浅的可在塘内侧开挖80 cm左右、宽3~4 m的蟹沟,便于河蟹高温季节栖息于水温较低的沟底。防逃墙要求高50~60 cm,埋入土内10~20 cm,材料可用水泥板、钙塑板、石棉瓦等。进排水都要用较密的铁丝网或者塑料网封好套牢,以防养殖对象逃逸和敌害随水进入。蟹池要进行清整消毒,保持水深10 cm,用生石灰1 050~1 500 kg/hm2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消毒,如果时间仓促,也可用漂白粉消毒,石灰药效7 d左右,漂白粉药效2~3 d,沟塘内要移植苦草、眼子菜等沉水植物,塘内应放养水浮莲、蒿草等浮水及挺水植物,供蟹觅食或者附着,为蟹放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开春清塘大约1周后放鲜活螺蛳4 500~7 500 kg/hm2,让其自然繁殖,螺蛳作为河蟹的活饵并清除部分残饵,大螺蛳也可被成蟹扎碎吃掉。一般在池塘的一端或者中央深水处用网围开辟出面积为蟹池1/5左右的暂养区,将河蟹集中培育到5月初,待池塘中水草生长和螺蛳繁殖到一定数量再将河蟹放到池塘里。
  2种苗放养
  一般2月下旬至4月初,水温5~10 ℃时开始放养蟹种,选用长江亲蟹繁殖的蟹苗,1 kg蟹苗数在16万只左右,经过4 d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出池时池水盐度在5‰以下。蟹苗色泽纯正,游泳爬行活跃。要求放养的蟹种大小适中,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活跃,附肢齐全,无病无伤[2]。5月下旬至6月中旬放7 cm左右鳜鱼种450~750尾/hm2。从外地购回的幼蟹,经长途运输离水时间较长,应将幼蟹连同包装袋放在水中浸泡2~3 min,取出放置10 min后再放入水中浸泡2~3 min再取出放置。如此反复2~3次后,放入5‰的食盐水中浸泡10 min后再放入暂养区内进行强化培育。蟹种放养一般应选择持续晴暖天气,水温较高时投放,以提高河蟹的成活率。一般产蟹300 kg/hm2以上的商品蟹可投放优质蟹种60~75 kg/hm2,产蟹450 kg/hm2以上的投放蟹种90~100 kg/hm2,产蟹750 kg/hm2以上的投放蟹种150~180 kg/hm2
  3饵料投喂
  投喂原则:按蟹不同发育生长时期,精饲料、青饲料、粗饲料和动植物性饲料科学搭配。蟹是杂食性动物,其饵料为植物性饵料、动物性饵料和人工商品配合颗粒饵料。常见的植物性饵料主要有各种水草、小麦、玉米、豆饼等谷物饵料以及南瓜、西瓜皮等多种蔬菜;动物性饵料主要是小鱼、小虾、螺蛳等低栖动物以及动物内脏等。投喂量要根据个体增重、温度的升高逐步增加。一般按照“荤素搭配、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刚下池时多喂动物性饵料以增加其体质,逐渐搭配粗饵料至6月下旬。到9月初高温季节主要投喂植物性饵料,防止河蟹性早熟。9月中下旬起加大动物性饵料投喂,增加河蟹营养积累,以利蟹黄和蟹膏的增长,有利于增加河蟹个体重量和质量,同时积极开发廉价动物饵料源来降低成本[3]。投喂方法做到多点定位、定质、定时,少量多次。定时即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以16:00—17:00投喂为主;定量即根据蟹的生长阶段季节具体气候而掌握投饵量,18 ℃以下按蟹体重0.5%左右投喂,18 ℃以上按1.1%左右投喂,即根据蟹体重保证蟹吃足,忌忽饱忽饿;定质即培育蟹种前期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后期以植物饵料为主,白天投喂量占总量的30%,傍晚占70%,以第2天略有剩余的量来掌握;定点即每10~20 m2设1个固定的投饵点,以防投饵不均引起争食残杀,也便于检查摄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