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西瓜细菌性果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郭慧卿 时间:2015-01-02
  摘要介绍了开封市西瓜细菌性果腐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发病条件,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瓜细菌性果腐病;发生特点;发病条件;防治
  
  开封有着悠久的西瓜种植历史,是全国著名三大西瓜生产基地之一,随着开封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西瓜已成为开封市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近年来,西瓜生产中发生一种细菌性果腐病,对开封市西瓜的生产特别是育苗影响较大。由于该病在开封市发生时间短,导致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对该病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指导失误,造成防治困难、效果差。为了摸清该病在开封市的发生特点,探索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近年来,通过系统观察和防治试验,初步掌握了该病的发生特点及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现总结如下。
  1发生特点
  西瓜细菌性果腐病(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Sch-aad)Willems et al)又称西瓜果腐病、西瓜水浸病、果实腐斑病等[1]。其病原菌为燕麦嗜酸菌西瓜亚种,为害西瓜、甜瓜、南瓜、黄瓜、蜜瓜、西葫芦等。其最早于1969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被发现,是近年由国外传入的毁灭性病害。
  1.1危害现状
  西瓜细菌性果腐病在开封市育苗棚的西瓜苗上发病较重,主要危害瓜苗的嫩头及嫁接点,生产中后期为零星发生,在即将成熟的西瓜上受害症状明显。2008年开封市个别育苗棚零星发生,并呈逐年上升危害的趋势。特别是2010年,由于长期的低温天气影响,西瓜苗生长不良,造成西瓜细菌性果腐病发生危害较重。个别发病较重的育苗棚病株率达50%以上,由西瓜细菌性果腐病为害而造成毁苗或死苗的有20%~30%,损失严重,一般发病育苗棚病株率在9%~20%。感病的瓜苗若防治不及时或者防治方法不正确又会导致嫁接苗的继续感病,并严重影响西瓜苗的正常生长[2]。
  1.2病害症状
  苗期感病,先在西瓜幼苗子叶的背面出现水浸状斑点,子叶张开后,水浸状斑点逐步变为深褐色,并导致子叶发生变褐枯死。嫁接初期感病,接穗的子叶背面出现水浸状,并很快蔓延到下胚轴及嫁接口,导致接穗腐烂死亡,群众称“烂头”。真叶发病先在叶脉附近出现水渍状斑点,为不太明显的多角形病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对光透明,通常沿叶脉发展,发病较重的会造成整片叶子褐色干枯。结瓜期感病,一般在西瓜接近成熟期可出现明显的症状,先在西瓜近瓜脐部表皮出现水浸状或油浸状的斑点,后迅速扩展成大型不规则的暗绿色水浸状斑块,病斑边缘不规则,扩展蔓延迅速,一般7 d即可布满整个瓜面(接触地面的危害较轻)。湿度大时,早晨可有白色的菌脓溢出,随着病情的逐步扩展,导致西瓜瓜皮裂口,极易导致其他病菌及微生物的侵染,经常可溢出黏稠、透明的褐色菌脓,西瓜很快腐烂,造成产量损失严重[3]。
  2发病条件
  调查发现该病种子带菌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同时通过感病的种子、西瓜寄生在土壤中继续侵染危害。不规范的频繁调种、引种导致西瓜细菌性果腐病在开封市的不断发生危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主要靠雨水、农事操作如嫁接、昆虫(主要是蜜蜂等)等进行传播危害,特别是育苗期间连续低温天气影响,再加上棚内湿度较大,将导致该病在育苗棚的迅速扩散危害。大田生长期,在西瓜接近成熟时,如果有连续降雨过程时也将导致该病的迅速发生,特别是农事操作造成的创伤或病虫危害造成的伤口,会加剧西瓜细菌性果腐病的发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