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地被植物套种应用模式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美萍 时间:2015-01-02

  摘要介绍了地被植物套种的相关概念及其作用,总结了地被植物套种的模式,以期提升园林地被植物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地被植物;园林应用;套种模式

  AbstractRelevant concepts and effects of interplanting of ground cover plants were introduced,and the application patterns were summarized,so as to promote the landscape effect of ground cover plants in gardens.
  Key words ground cover plants;application in gardens;interplanting pattern
  
  在国内,地被植物运用已经得到普及,极大地丰富了园林景观。在实际运用中,一些优良的地被植物种类,特别是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在某些季节(冬季或夏季)景观效果不佳,如休眠、枯萎等,导致难以得到普及推广[1]。由于传统的地被植物种植方法通常是单一品种种植,即一片区域只种植1种地被植物,往往比较单调,而且有不少地被品种到休眠期地上部分全部枯死,会出现黄土大面积裸露现象。而采用地被套种模式可以相互弥补不同植物之间的缺陷,大大提高覆地率,以达到最佳景观效果,最大程度延长观赏期,而且还能使地被景观更为生动、富有变化,从而提升园林地被植物的生态与景观效果。笔者在多年实践工作中,试图通过不同种类地被植物套种的方式,达到植物景观效果互补、延长地被植物观赏期、丰富景观效果的目的。
  1地被植物和地被植物套种的概念
  地被植物是指自然生长高度或者是修剪后高度在1 m以下、成片种植后枝叶密集、能较好的覆盖地面并具较强扩展能力的植物,包括木本、草本、藤本及多肉植物。以前国内多认为在50 cm以下,而国外普遍认为在1.2 m以下。由于在不同生长环境和栽培管理条件下植物的高度不同,因此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地被植物如萌蘖性强的灌木、草本和藤蔓类植物之外,其他如低矮的花灌木和多年生草本可通过密植达到作为地被植物的作用。地被植物套种,指不同种类地被植物在同一单位种植地上共同生长,均能正常表现各自品种特征,完成生长周期。在应用中,多为2种草本植物套种,也有草本与藤本、木本套种。
  2地被植物套种的作用
  地被植物套种的作用,一是提升园林地被植物的生态与景观功能,提高覆地率;二是相互弥补不同植物之间的缺陷,以此达到最佳景观效果;三是使地被景观更为生动,富有变化,最大延长观赏期。
  传统的地被植物种植方法通常是单一品种种植,即一片区域只种植一种地被,往往比较单调,而且有不少地被品种到休眠期地上部分全部枯死,会出现黄土大面积裸露现象,存在明显的缺陷。另外,也有不科学、不合理的随意混种,导致不同植物之间相互侵扰,显得杂乱无章。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绿化美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城市的园林化、美化、生态化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的目标,人们渴望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渴望举目皆绿处处鲜花的城市环境,地被植物具有乔灌木所达不到的优势,它能覆盖乔灌木等不能生长的地方,而地被植物的合理套种能使地被覆盖效果更加完美。
  目前,作为地被植物能保持四季常绿、四时皆景的品种并不多,大多数植物只能确保三季景观,到了冬季或夏季就会进入休眠状态,地面出现空秃现象,对公园的整体景观影响较大。而地被植物的合理套种不失为一种补救地面空秃的良方。这种套种模式可以相互弥补不同植物之间的缺陷,大大提高覆地率,以达到最佳景观效果,最大程度延长观赏期,而且还能使地被景观更为生动,富有变化提升园林地被植物的生态与景观效果。
  3地被植物套种的模式
  地被植物套种应遵循的原则:一是根系均不发达,2种地被植物之间不产生竞争关系,和谐共处。2种地被植物或互补,或形态相近,或错层互不干扰,景观协调;二是2种套种的地被植物必须生长习性相似。地被植物套种有以下模式。
  3.1夏季休眠与冬季休眠地被植物套种
  此为典型的地被植物互补类型套种,即利用不同种类地被植物的生长期差异,互相弥补彼此休眠期的不良景观表现,从而达到最佳景观效果。如石蒜与大花萱草、玉簪、紫萼等套种;二月兰与紫茉莉、赤胫散或大花秋葵等套种等。现以二月兰与紫茉莉套种为例,阐述夏季休眠与冬季休眠地被植物的套种。二月兰为十字花科诸葛菜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冬季绿叶葱葱,花蓝紫色,花期3—4月,果期4—5月,自播能力强,一次播种可多年观赏[2]。紫茉莉,紫茉莉科紫茉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年生栽培,花多为红色,也有白色、粉色、黄色,芳香,花期7—10月,果期8—11月,自播能力强,一次播种可多年观赏。二者均为适应性强的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园土均能生长,也可适应中性或弱碱性土壤。在肥沃、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健壮,在阴湿环境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性状。由于自播生长能力强,即使在荒坡及较干燥地方也有较好的景观绿化效果。园林中充分利用二者生长习性相似,生长期和花期交错的特点,可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此外,二者均为生长管理粗放的植物种类,能够很好营造乡野趣味的植物景观。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二月兰,苗床播种或者露天撒播。苗床播种量为1~2 g/m2,露天撒播播种量为15 kg/hm2。若采用苗床播种,一般在11月上中旬,幼苗3~4片叶是移栽定植,株行距15 cm×25 cm。11月中下旬,紫茉莉生长速度减缓,开花减少,人工清除地上植株,以利二月兰幼苗生长。二月兰在整个越冬生长中保持绿色,很好地覆盖地表,达到景观绿化的效果。翌年春季,二月兰开始抽薹开花,花期长达2个月,蓝紫色的花朵为早春风景增色不少。5月二月兰花谢后,视绿地内紫茉莉发芽情况,适当补播,以提高紫茉莉覆盖度。6月二月兰结实枯死后,紫茉莉进入旺盛生长阶段,一般在7月可开花,花期贯穿夏秋两季,长达4个多月。直至11月重新进入二月兰育苗阶段。
  二月兰和紫茉莉套种的地被种植方式,很好地利用了二者生长期和花期的交错性,是夏季休眠地被植物和冬季休眠地被植物结合运用的良好范例,达到了弥补不同植物观赏缺陷的目的,提升了生态效益和园林观赏价值,是一种值得推广运用的地被植物套种模式。
  在二月兰和紫茉莉地被套种模式中,为保证地被植物覆盖率,有以下几个方面环节需要注意。一是采用大田播种方式种植时,因二月兰(紫茉莉)的发芽期,处于紫茉莉(二月兰)的结实阶段,需要人工适当去除部分紫茉莉(二月兰)枝条,以保证二月兰(紫茉莉)的发芽和幼苗生长。二是完全依赖二月兰、紫茉莉的自播繁殖,容易造成局部地表裸露的状况,需要结合人工播种或补苗,以提高地被植物覆盖率,增强景观效果。三是紫茉莉为直根性花卉,不耐移植。补苗一般采用点播或移栽营养钵育苗方式提供的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