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丽丽 时间:2015-01-02
  (2)防治措施。一是预防。目前没有可应用的菌苗,所以只有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来预防和消灭该病。改善饲养条件,注意加强猪只抗病能力。圈舍要定期消毒,阻断传染源,常用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均能达到消毒目的。最好自繁自养,避免引进猪只时带进该病。如必须引进时,也要隔离观察,确认无疾病后再混入大群饲养。二是治疗。发病猪群可应用抗生素治疗,但要注意药物的选择。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对霉形体不敏感,不可用此类药物治疗。土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及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对霉形体较敏感,但霉形体具有抗药性,治疗用药不可长期应用1种药,几种药交替使用效果明显。
  2.4猪伪狂犬病
  该病是由伪狂犬病毒所引起的猪的一种发病急、传播迅速的烈性传染病。该病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但其他季节也有发生,这是因为低温有利于病毒的存活[4]。病毒主要通过已感染猪排毒而传给健康猪。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对生产危害较大。
  (1)临床症状。20日龄以上的仔猪到断奶后小猪症状轻微,体温升高到41 ℃以上,呼吸短促,被毛凌乱,不食或食欲减少,耳尖发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低于15日龄以内的仔猪;4月龄左右的猪,发病后只有轻微症状,有数日的轻热,呼吸困难、流鼻汁,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有的呈“犬坐”姿势,有时呕吐和腹泻;母猪有时出现厌食,便秘,震颤,惊厥,视觉消失或结膜炎,有的分娩延迟或提前,有的产下死胎、木乃伊胎或流产,产下的仔猪初生体小、衰弱,弱胎2~3 d后死亡,流产发生率约为50%。
  (2)防治措施。该病尚无药物治疗方法,因此该病主要以“防”为主。种公猪一年春秋2季各免疫1次,经产母猪在产前1月免疫,后备母猪则在配种前免疫。仔猪断奶时进行初次免疫,间隔5~6周再进行第2次免疫,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保护猪只直到上市。
  2.5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该病病原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当前危害集约化猪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1)临床症状。该病临床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病猪食欲下降或废绝,体温升高(40.5~41.5 ℃)、呼吸困难,耳及体侧等皮肤发绀,临死前从口、鼻中流出大量带血色的泡沫液体,死亡发生在24~36 h内,偶有猪突然死亡而无先兆症状。急性型猪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病程视肺部损害程度和开始治疗的时间而定。慢性型猪发生在急性症状消失以后,不发热,有程度不等的间歇性咳嗽,食欲废绝,增重减少,饲料转化率低。
  (2)防治措施。一是加强饲养管理。按照消毒规定对养猪场进行有效严格的消毒;及时清理粪便等污物,降低因污物发酵和腐败产生的有害气体对猪呼吸系统的损害,尽量减少尘埃向空气的扩散;合理调节饲养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湿度;随时观察,发现患猪,立即进行隔离。二是尽早确诊,及时治疗。由于该菌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时最好进行药敏试验,以免造成损失。经长期临床用药,常用的药物有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蒽诺沙星等,疗效显著。
  3参考文献
  [1] 厉丽华,叶碎燕.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防治[J].中国动物检疫,2006(8):38.
  [2] 章明忠,沈琴芳,高雪琴.冬季常见猪呼吸道疾病及其防治措施[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0(1):115.
  [3] 陈桂香,郭其祯,银梅,等.猪呼吸道疾病(PRDC)的综合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06(24):6516,6518.
  [4] 苏成文,丁玉娟,徐衍胜.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防制[J].中国兽医杂志,2006(10):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