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优3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作者:胡定汉 范先安 冯芳佳 胡道君 李儒庆 吕相林

  摘要阐述了金优38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苗移栽技术与直播技术,以为金优38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优3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金优38是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金23A×冈恢38配组育成的新型三系杂交水稻。大冶市种子公司于2004年引进试种,至2009年共示范推广0.53万hm2。具有穗大、抗倒、高产、优质等特性。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鄂审稻2004011;2009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国审稻2009025。
  1特征特性
  1.1生物学特性
  金优38属中迟熟籼型晚稻,在大冶市可作中杂再生、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栽培。该品种株高98 cm,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剑叶宽长,挺直,茎秆叶鞘基部内壁紫红色,穗层整齐,穗大粒多、粒大,熟期转色好,稃尖紫色,短芒,有轻度包颈。经湖北省2年晚稻品种区域试验,有效穗318万穗/hm2,穗长23.7 cm,每穗总粒数109.9粒,实粒数86.5粒,结实率78.7%,千粒重29.83 g,生育期116.4 d,比汕优64长1.4 d。
  1.2品质及抗性
  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2.1%,长宽比3.3,垩白率15%,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22.1%,胶稠度62 mm,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该品种易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倒伏。
  1.3产量表现
  该品种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 647 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7.18%,其中2002年产量7 539.6 kg/hm2,比汕优64增产7.5%,差异达极显著;2003年产量7 754.25 kg/hm2,比汕优64增产6.85%,差异达极显著。
  2栽培技术
  2.1育苗移栽技术
  2.1.1种子处理。种子用强氯精浸种消毒后,催芽至破胸,用烯效唑拌种,1 g烯效唑拌1 kg种子,培育矮壮秧。
  2.1.2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金优38作中杂再生栽培,适宜在3月底至4月初播种;作一季晚稻栽培适宜在5月中下旬播种;作双季晚稻栽培,适宜在6月中旬播种,确保9月13日前安全齐穗。大田用种量22.5 kg/hm2,秧田用种量控制在150 kg/hm2,稀播匀播,秧龄控制在30 d以内[1]。
  2.1.3合理密植,栽足基本苗。大田移栽密度为16 cm×20 cm,栽插30.0万~37.5万蔸/hm2,每蔸保证2粒种谷,栽足105万~120万株/hm2基本苗[2]。
  2.1.4科学施肥,平衡施肥。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施45%复合肥450~600 kg/hm2作底肥,移栽后2~3 d结合大田化学除草追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20%苄·乙375 g/hm2。做到底肥足、追肥早、蘖肥重、晒田后看苗补施穗肥。见穗期喷施九二○ 30 g/hm2,可有效解决包颈问题。
  2.1.5科学管水,以水调温。水浆管理要求做到寸水返青,浅水分蘖,适时适度晒田,有水护胎与抽穗,齐穗后坚持湿润管理到黄熟,不宜脱水过早。抽穗扬花期一季晚稻遇到高温热害或双季晚稻遇到低温冷害时,要注意灌深水、调控温度。
  2.1.6综合防治病虫害。坚持目标安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抓好病虫害防治。秧苗期注意防治稻蓟马,大田期及时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3]。
  2.1.7适时收割,及时脱晒。当稻谷进入黄熟期,应及时收割、脱晒,以利于提高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