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隐性知识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雅沙 时间:2014-06-25
  2.2 隐性知识能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隐性知识是人的主观心理形式,是人脑能动的反映。在团体与组织中,通过个人实践的经验积累和总结,通过技术发明、文化创新等方式来体现。野中郁次郎教授在《创新求胜》一书中指出:“当经验透过共同化、外化和联结,进一步内化到个人的内隐知识基础上时,它们就成为有价值的资产。”并说明:“组织内部创造知识的过程就是这两种知识交互作用的结果。” 由此可见,内隐知识转化为外显知识,外显知识再转化为内隐知识,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隐知识具有活化显知识的作用。因为隐知识在知识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大,所以,认识隐性知识对显性知识的活化作用,对提升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2.2.1 隐性知识可以外化或外显。外化后的隐知识,通过多向性传播来激发人的智慧,活化人的思维,创造人类的知识。外显知识则可以转化和形成图文资料,图书馆的文献就是隐性知识外显的结果,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继承与发展的载体。从文献资源建设的角度看,一次文献体现知识的原创性,是隐知识直接外化,隐知识—显知识的结果 ;二次文献是隐知识对显知识进行系统的加工,是显知识的提炼与压缩的再现过程,显知识—隐知识加工—显知识;三次文献是隐知识活化与创造知识的过程,是知识创新和智慧升华的过程,主要体现在隐性知识对知识的创造上。知识的创造是知识活化的体现,有创造才有创新,创新的结果必然推动技术革命,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2.2.2 隐性知识具有动态性和自我行为可变性,在服务工作中具有释放和传递作用。由于隐知识广泛存在于社会组织结构与个体之中,个体的内隐知识积蓄必然有利社会组织内隐知识的扩散与归类。但个人所累积的内隐知识必须要能够和其他成员发生“共同化”,才能推进知识组织更高层次的知识创新循环。在图书馆组织结构中,为了获取多向性隐性知识,须要在图书馆内部和外部进行动态学习。对于图书馆而言,各部门团结协作,馆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展示会、工作总结、先进员工的经验交流会等动态活动,一方面,激励、扩大馆员内隐知识最大的外化率;另一方面,又不断增长馆员内隐知识量,推动由个人到部门,由局部到整体,形成隐知识动态资源共享。在现实工作中,保护和爱惜人才,管理和充分发挥好人才,并建立动态机制的人才资源(隐知识资源)库,使每一个组织成员的隐知识汇集成动态的隐知识资源,存储于单位或组织之中,尽可能和最大效率地转化和运用于实际服务工作中,为读者提供主动的多向性服务。由此可见,馆员的隐知识,在图书馆的组织中,既能进行智慧创新,开拓新型服务模式,实现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管理;又能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率,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3 隐性知识要求图书馆员具有复合型知识
  隐性知识提供给读者的服务是复合型知识。如:图书馆指导读者阅读的方法(书目导读、新书推荐、信息导航等),对于读者来说,应该是“得法于馆员的内隐,得益于文献的外显” 。外显知识导读的关键是能否将外显知识向内隐正向迁移。如果知识的内隐率高,读者通过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料,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逐年增长,说明显知识向隐知识呈现出正向迁移。图书馆促进读者内隐学习需要馆员合适的动态外显指导,如书目的导读、新书推荐、书评等。而这依赖于馆员对读者知识层次的了解和掌握,尤其是高校导读需要对不同层次的读者进行分流指导,有层次的导读、推介更显重要。我国学者杨治良教授认为隐知识学习具有三个特点:自动性、概括性和无意识性。但隐知识并非不能被人们意识到,只是人们难以把它们完全地揭示出来。图书馆要让读者进行知识创造、智慧升华,必须充分地发挥隐知识的动态和可变的自我行为。有意识学习外显知识,是自觉提升认知的层次;无意识的学习是促进智慧的自动联想。很多时候,这两种学习方式常常重叠在一起不可分割。而且,隐知识能进行知识创造和智慧升华;外显知识又有助于隐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所以,隐知识具有活化显知识的作用,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原动力。
  综上所述,隐性知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知识,揭示、提升、研究隐知识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野中郁次郎,竹内广隆.创造知识的公司——日本公司是如何建立创新动力学的[Z].北京: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编译,1999.
  [2] 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M]∥袁咏秋,李家乔主编.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社,1988:348.
  [3] 尤克强.知识管理的三种策略[J].中国知识管理网,2004(4).
  [4] 张玉霞,王元忠.传统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比较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41—43.
  [5] 张惠梅.公共图书馆创立品牌浅论[J].图书情报知识,2001(4):61— 63.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