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隐性知识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雅沙 时间:2014-06-25
  [摘 要]文章主要探讨隐性知识在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信息传递来研讨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再生功能,在服务内容、层次、形式上来进行多方位的评价。
  [关键词]隐性知识;图书馆服务;地位与作用
  
  1 隐性知识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地位
  1.1 隐性知识信息传递的社会地位
  在人类社会进程里,尤其是文字未发明之前,人们对信息的传递,主要通过口头语言和形体示意等方式来进行传递。人们在生产劳动中所掌握的诀窍、技能和经验等知识信息全由人脑来记忆和隐存。隐存在人脑的知识,既有承前先辈获取的经验、知识,又有自身直接获取的信息知识,并通过特定的传递功能,将隐性知识世族相传。
  在文字发明以后,尤其是现代技术不断发明创造的今天,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隐知识从量变到质变(隐知识外化,创造新知识),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知识的传递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由单向性的传递演变为多向性复合传递方式,使隐知识集合群体不断发展壮大。一是多向性知识的传递集合。隐知识外化是文献资源形成的基础,对文献资源等显知识学习又是新隐存知识的来源,是知识再生和创造的根源。二是多向性知识接受,是知识创造与智慧升华的集合。新的内隐是智慧的升华,新的外化即是知识的创造,新知识的创造转化为新文献资源,新的智慧推动新的创造。三是授受中的“复合隐知识”集合,是智慧创新的体现。由于文字的出现,使隐知识传递出现了多方位的复合和再生性的交替进行。王子舟教授把这时期的知识传递称之为散射方式,并用公式表达为,“隐知识—显知识—隐知识”。如:隐知识包含人脑直接获取和存储的内隐知识、外显内化知识和内隐外化创新等再生性隐知识。
  1.2 隐性知识在图书馆服务中的重要地位
  图书馆立馆之本,就是为读者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服务是有形资源(知识物化的馆藏文献)与馆员隐知识资源的有机结合,是馆员与读者在服务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知识组织的动态行为。完善的服务应有:热情、周到,带有人性化和开放式等管理;在读者服务上,能准确、迅速给予咨询;能积极、主动推介书目,并提供图书馆各种资源利用的实用性服务指导;接受读者各种申诉、意见和需求等即时服务,为读者主动获取知识提供最佳的选择和最优的组合,使文献资料发挥最大效率。然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激发馆员主动服务意识,建立和形成主动服务机制,激发馆员隐知识最大外化率。由此可见,隐知识外化是主动服务的根源。
  1.2.1 服务内容。一般分为传统服务和特色(个性化、人性化)服务两大类。传统服务一般是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为代表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它的服务主要是阵地服务或以阵地服务向外辐射。传统服务包含隐知识和显知识的复合。显知识主要体现在馆藏文献资料上,而隐知识则反映在外化知识的条理化、文件模式等方面,两者都以静态服务为主。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主要满足读者对一般纸质文献的借阅需求,这时期的图书馆是为藏书而建馆。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的创新,图书馆技术设备日新月异,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日益完善。那种囿于传统,固守阵地的服务方式越来越被动,图书馆为藏书而建馆的传统管理时代一去不复返。在现代技术的环境下,读者对服务的需求变化出现如下三个特点:1)纸质文献的需求迈步转向数字化和网络上;2)原来是集中的需求,现在是分散的需求;3)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服务对象对个性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在现代条件的背景下,图书馆要说对读者有何吸引力,其实就是隐知识能动外显化的竞争力。只有将隐知识外显,才会出现特色。特色服务是知识与智慧的有机结合,即显知识与知识再创造的有机结合。隐知识外化是知识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具体表现在服务意识上,能随时随地跟随和主导读者;在服务的机智上,能随机应变地适应和满足读者的多方位需求;能把馆员的各种智慧存储于某一特定的服务意识之中,并于一种动态的机智经常应用于某项服务。特色服务是主动服务的内涵,只有隐知识主动外化,才能不断创新特色化服务形式,才能出现更多的个性化、人性化服务设施和设置。如何挖掘馆员丰富的内隐知识能量,不断提升服务标准,是我们探索和适应新时期图书馆的发展之路。
  1.2.2 服务层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层次,取决于馆员的知识结构,包含馆员的学历、阅历、专业知识、综合知识、实践经验和职业精神等,尤其是馆员综合知识量和内隐量。如果馆员的内隐量大,外显性强,那么自主服务的主动性就强,个性化服务的多向性也就丰富。比如:馆员为读者提供视听欣赏服务时,一般是根据读者需要查找出所需的音像资料,安排好视听室,让读者视听,基本上就完成了对读者的定向服务工作。然而,如果从读者的专业性或个性化需求来看,同一内容的音像资料,有多种形式出现。如:不同的录制形式:录音带、录像片、CD、VCD、DVD等;不同表演形式:独奏、独唱、合奏,合唱等;还有不同乐团或演奏家表演等,其风格和效果也就有所区别。因此,馆员可依据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多向性选择,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多向性选择,既使读者获得更多知识之外的知识,又充分外化馆员的内隐知识;使馆员与读者建交在服务授受的主动界面上,形成互动,服务的多向性得到深化,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得到提高;还使隐知识流的发挥、控制和转化力度加强,传递的隐知识量增大,主动服务的意识出现,使服务的特色化和个性化形成。
  1.2.3 服务形式。不管是传统图书馆还是现代化的图书馆,它们都有良好的使用界面,如:传统图书馆储存形式,是建立在易于寻找的索引系统之中;网络图书馆的储存形式,更多体现在图形界面上,让读者操作方便,视觉美观,激发使用动机。传统图书馆是静态外显知识服务为主,电子、数字和虚拟图书馆是动态隐知识服务为主。不论何种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其实都离不开知识的内隐和知识的外化。只有隐知识外化,才有知识的创新。而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所以,隐性知识在现代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具有不可否认的重要地位。
  
  2 隐性知识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2.1 隐性知识能促进图书馆主动服务意识
  图书馆作为“服务”的窗口,隐知识的提升是服务工作的有效保障。知识拥有者必须通过面对面的讲解、传授,才能完全使知识转移到他人头脑中。隐知识的主导作用的指向是读者,是知识传授、交流的目标,是提供知识服务的对象。隐知识物化的产物主要是以文字记载的图书文献资料,图书馆作为一个集文献资源与信息资源于一体的大型载体,图书馆员显然是读者与文献之间的桥梁。馆藏文献知识的传递是间接的,它需要有一种介质作向导,充当向导的介质正是馆员的智慧。由于隐知识有支配显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人与文献的交流实质上是智慧与知识的交流。所以,馆员与读者、馆员与馆员、读者与图书、读者与读者等都需要这种智慧的交流,这种交流是提升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文献新来源的重要途径。
  图书馆员作为知识海洋的导航员,应根据不同层次读者进行有效的导读,有针对性传播人类知识信息。为了向读者提供多向性指导,图书馆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层次。在服务工作中,要求馆员要不断地提高与自身业务相关的知识水平,掌握更多的综合显知识,并能主动地吸收、加工和提炼,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见解和工作风格等隐知识。在实践运用中,结合实际自我驾驭,形成服务工作的特色,让读者更多、更快、更好地加以吸收和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可以说,图书馆员隐知识结构层次的深浅,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服务的质量。所以,图书馆员的隐知识是提升主动服务的基点。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