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馆员管理模式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洪跃 时间:2014-06-25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历程,从学科馆员的管理保障、技术保障、人员保障和激励保障诸方面总结了学科馆员的运行模式,并介绍了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已经开始运行的学科馆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以期对同行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学科馆员;绩效考核;服务质量评价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于2003年7月建立学科馆员制度,至今已有6年时间,人员由从最初的22名兼职信息联络员发展到现在的7名专职学科馆员。学科馆员所开展的深层次、个性化、特色化服务得到全校师生的高度评价。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完善了学科馆员管理体制,以“广泛知道你,首先想到你,方便找到你,高校利用你,满意评价你,更多依赖你”作为学科馆员的服务要求,创新性的开展了嵌入式教学服务,还建立了学科馆员周例会制度,学科馆员开通了博客、QQ咨询、MSN咨询等服务。2008年,结合学科馆员的实际工作,制定了《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绩效考核细则》,从而完善了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更好地监督与管理学科馆员工作。该细则也是目前国内所知唯一应用于实践的考核细则。
  
  1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运行模式
  
  1.1 管理保障:建立学科馆员运行机制
  首先是提高认识。学科馆员制度是一个新兴事物,大学图书馆在实施学科馆员工作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学科馆员以及学科馆员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了解国内外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情况。认识学科馆员制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明确学科馆员的职责与角色,其中最重要的是馆长要有这个意识。其次是确定目标用户。学科馆员工作作为图书馆推出的一项新服务,需要得到所服务院系教师的支持与理解,打破教师印象中图书馆只能被动提供服务的局面。但多数高校图书馆由于最初的学科馆员多数为兼职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服务对口院系的全部教师,因此一旦将工作铺开,必然造成服务不到位的局面,反而影响了服务效果,违背建立的初衷。而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根据自身学校教学和科研的特点,制定了先服务教授再服务教师、先服务重点科研对象再服务普通教学教师的工作制度。再次是服务的宣传与推广。为了达到理想的服务效果,学科馆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图书馆新推出的服务及资源。特别是在服务初期,要让服务对象了解学科馆员本人,知道学科服务的真正目的,需要做大量主动的宣传工作。学科馆员可以通过亲自拜访、电话、Email、即时通讯等方式联系教师宣传推广学科服务。此外也可以像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那样通过每月发送《教育信息简报》《图苑知讯》等自办刊物、建立学科服务博客、开通多方式咨询渠道等方式推荐与宣传服务。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