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院绩效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郭东辉 时间:2014-01-04
 摘要: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市场竞争压力也不断加大,因此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通过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手段优化医院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才能保证各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医院 绩效管理 成本控制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患者对医院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院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提高自身医疗服务水平、加强成本控制,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本文将对医院绩效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意义及有效手段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医院采取绩效管理与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医院职工的成本意识
  医院通过开展成本核算,并以公开核算绩效工资等方法,各科室根据一段时间的工作量及收支状况就能计算出绩效工资,提高职工的支出与收入相适应的意识,通过用多少、领多少的方法,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与积压,减少了医院的资金投入。
  (二)促进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实行绩效管理模式下的成本核算,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率有效提高,随着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职工成本意识的加强,各科室不再苛求医院的高端设备,在购买设备前,经过反复论证,并根据就诊病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另外,由于医院不再盲目的增加人员,医护比例趋于合理化,既降低了人力成本,又以学科带头人的形式加快学科发展,同时带动医院的整体进步。
  (三)完善医院的激励体制
  医院通过全面、多角度的成本控制,最大收获在于能够更全面的对不同主体经济效益与经营业绩进行考核。例如通过病区数据来考核护士长的工作业绩,通过专科数据考核科室主任或专业负责人的工作业绩等。另外,药品、医技、行政后勤部门等也有符合其实际特点的考核数据。通过这种全方面的成本绩效考核,能够为核算奖金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数据,实现医院各类活动的权责利配比。
   二、进一步提高绩效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
  (一)注重全过程成本管理
  为了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各医院应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以降低院内的各项支出,有效提高资产配置率,保证医院的财政收入快速、健康地增长。医院财务管理的基础是成本核算,即通过合理分析各项医疗项目的成本以及单位成本,对科室、病种、药品等各综合方面的成本进行定期的资本核算,通过科学的分析、考核等手段,降低医疗成本,以医院获得最大收益的同时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另外,对于科室的各项支出费用,包括医护人员的工资、医院设备、会务费、材料费、进修培训费以及水电费、采暖费等,通过成本支出的范围及确认原则开展成本核算。通过分析、预制高效率的工作指标,例如病人平均入住医院的时间、病床使用率、门诊日均人次以及平均手术率等指标,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以提高院内的服务效率,有效降低支出及成本。
  (二)制定绩效管理的考核机制
  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是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包括限额各科室支出、分摊消耗、奖惩有别等管理方法,并对各科室的支出费用进行汇总与归集,明确各科室的成本项目与金额。绩效考核的目标就是医院内部的微观经济管理手段,因此医院必须建立科学的目标评价综合体系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并反映出临床工作的劳动强度、工作效率、风险系数以及经济效益等情况,在权衡轻重的基础上,对临床科室进行科学评价。另外,还要关注医疗收入的增长率及挖掘工作,认清医疗技术的提高是增长收入的内在动力,工作效率也是加快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目标管理主要是通过对患者满意率、医德医风、医护质量、经济收入情况等综合指标考核各科室的工作情况,以实现奖惩有别的考核手段,对于超过既定目标的科室,还应给予适当的额外奖励。
  (三)开发绩效管理与成本核算软件
  目前我国仍然缺乏规范化、权威性的成本核算软件,尤其在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仍存在问题,计算机网络系统还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成本核算需求,对医院成本核算及绩效考核的效率及最终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应开发研制适合不同级别的医院、具有权威性与政策指导性的医院成本核算软件系统,再由医院根据自身的实际业务情况,对该软件进行修改、调整与完善,建立既符合国家标准、又符合本院特点的成本核算软件,实现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实时化与标准化。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