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特色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林春波 梁海清 时间:2014-06-25
  桂东南文献特色数据的采集来自特色馆藏文献、地方文献和网络信息(如CALIS书目数据)以及其他网上信息和本馆图书集成管理系统数据库。利用TPI数字资源采集系统实现网上信息采集、站内搜索引擎检索和实时信息采集。所采集的数字资源力求做到具有全面性、价值性、准确性和适宜性。
  3.2 数字资源的加工及其技术
  利用TPI数字资源加工系统来完成元数据的加工和标引分类工作,所建各类元数据标引符合《CALLS专题特色数据库信息描述元数据规范》中所规定的元数据规范,所建成的数据库资源能上传CALLS,做到数据共建、共享。在进行信息分类时,采用了自定义分类和中图法分类并存的灵活方式,在用户选定分类体系的基础上,系统自动生成导航树,只要将记录拖动到相应的结点,系统就可记录下对应的分类号,建立导航检索。
  3.3 数据库检索与发布
  数据库检索与发布系统可实现各种检索服务及全文检索。为了实现全文检索、跨库检索、二次检索及高级检索,主要安装了USP检索平台软件。数据库发布提供了多种风格的模板,同时也自建了发布模板。
  3.4 数字资源管理
  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实现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库维护、统计和计费等功能。数字参考咨询系统还实现了FAQ咨询、email咨询和BBS论坛,建立虚拟参考咨询平台。这些功能为图书馆以后拓展与读者互动和网上服务提供了平台。
  
  4 经验总结[4]
  4.1 注重需求,密切协作
  —个数据库从诞生、发展到成熟,应以需求为前提,一个数据库的效益可以是学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缺失了后期的效益评价,数据库只能停留在为建而建,追求数量,忽略质量,不做长期的维护,最终导致数据库的利用率低。另外,与相关学科密切合作是特色数据库建设能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通过与相关学科密切联系、沟通,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数据库的专业水准。
  4.2 加强管理,长期维护
  数据库系统投入运行后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需要对数据库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具体包括:搜集反馈信息,及时维护数据,通过数据库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反馈信息,及时对数据进行更新、替换、删除、修改和整理;进行经常化、制度化的更新维护工作,这是数据库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建立和完善建库后的各项标准,如数据录入标准、自动化设备操作规程和系统维护措施等。
  4.3 开发辅助功能,提高利用率
  数据库建成后,应有意识地向用户介绍数据库的特色、内容、范围、更新周期、检索方法等,努力开拓用户范围,提高利用率。做好数据库网站访问统计管理系统;建立关键词或主题词检索频率统计管理系统;建立被下载利用文献统计管理系统等,为后期评价提供依据。同时要加强检索结果的处理功能,如果在显示检索结果的同时能提供文献传递、打印或者下载的链接等功能,则更方便远程用户对原文的获取,当然应该有获取原文的费用计算和收费方式的配套开发。
  图书馆馆藏特色化是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文献保障基础,它为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支撑,是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必然选择。尤其对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而言,只有在馆藏资源建设方面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为学院、为地方乃至为全社会提供高层次、高效率的信息服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网络信息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
  
  [参考文献]
  [1] 蒲筱哥.我国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D]∥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东:2005.
  [2] 罗映红,杨环俊.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6,23(5):142—144.
  [3] 彭跃宏.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几点设想[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72.
  [4] 谢瑞霞.高校图书馆建设地方性文献数据库的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6(6):32—34.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