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节约型高校图书馆的方法和途径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田桂兰 时间:2014-06-25

  [摘要]本文概述了节约型高校图书馆的内涵,并从节约成本、提高各种资源利用率等方面提出了建设节约型高校图书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节约型图书馆;图书馆成本;资源利用率
  
  所谓节约型高校图书馆,就是要在高校图书馆的采编、流通、技术支持、后勤保障及服务等工作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体工作人员节约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达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实现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创建节约型高校图书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节约成本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1 节约成本
  
  高校图书馆成本主要由人力资源成本、文献资源建设成本、建筑设备成本三部分构成。
  1.1 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1.1.1 节约馆员的体力、精力和时间成本。通常人们所说的节约图书馆人力资源成本多指图书馆在人员编制和用工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即节约工资成本。本人认为这些是非常有限的。提高图书馆馆员的工作效率是必要的,但过分压缩图书馆人员编制则不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更不是以人为本。节约图书馆人力资源成本更重要的应该是从节约馆员的体力、精力及时间等方面来考虑。如馆领导及部门主任应做到大事有规划,小事有计划;对于基层反映的问题不拖延不推诿,及时解决;开大会、小会都做好充分准备,有的放矢,言简意赅,等等,这些都是节约馆员时间成本的具体措施。馆员可以用节省的时间来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更可以用于熟悉馆藏,了解读者,进而更好地服务读者,还可以用于图书馆内部或图书馆间馆员的工作经验交流。当然,也可以用来旅游、休闲,这也是馆员休整身心,更好地投入工作和学习所必须的。让馆员轻松愉快而又高效率地工作,才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
  1.1.2 节约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读者在单位时间内从图书馆获得的知识、信息越多,说明图书馆的服务效益越高、越好。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对象主要是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大学生以及其他员工。虽然他们在阅读需求和阅读行为上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在这个知识激增、生存和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他们的时间紧迫感却是相同的。因此,加强高校图书馆读者的时间管理,研究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时间规律,节省读者时间,方便读者利用图书馆,已成为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节约读者时间”是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著名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中的一条。他把影响读者时间消耗的因素归纳为“读者对图书的选择”“出纳工作”“剔除工作”及“馆址的选择”等方面。影响读者时间消耗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图书馆员业务水平高低、工作作风的踏实与浮躁;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流程是否合理;藏书布局是否科学;检索体系是否完善;对读者的辅助是否到位;图书馆建筑设备是否方便使用,等等。诸如此类的因素,都决定着读者的时间是否能得到有效地利用。信息时代的文献信息资源本身不但有爆炸之势,而且有污染之虞。图书馆如果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对文献进行筛选、分析、加工、开发、报导和传递,必然会增加读者查阅文献的时间,进而影响读者在专业上的成长和发展。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我们必须将图书馆的读者工作由单纯提供文献转移到选择文献上来,转移到馆藏文献的开发和利用上来,转移到快速传递上来,转移到网络资源的信息导航上来,这势必要求图书馆员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1.2 节约文献资源建设成本
  如今的图书馆是传统文献和数字资源并存的图书馆。在传统文献资源建设方面,不少高校图书馆存在着盲目采购、重复采购和突击采购的现象,致使大量经费被浪费。如一些高校图书馆为了达到主管部门规定的高校扩招条件或教学评估标准而大量突击采购文献,结果不是采来大批过期的图书,就是复本量大大高于实际需要。另外,目前在我国近59.2的大学设立了院系资料室,但由于旧体制的影响和局部利益的驱使,长期以来,在高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建设上形成了各自独立、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造成了资金的严重浪费。据调查,有些高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书刊的重复率达40%以上。
  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用于数字文献资源建设的资金已占了图书馆总投入的较大比例,甚至达到了与传统文献资源平分秋色的程度。一些重点高校图书馆每年用于购买数字文献资源的经费达到百万元以上。大量数字资源的引进,为教学和科研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没有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数字文献资源重复购买现象严重。笔者通过对上海市10所高校图书馆的调查发现,这10所高校图书馆均购买了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8所图书馆购买了万方数据库资源。如此严重地重复购置,不仅造成了资金的巨大浪费,其利用率也不高。所以,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应以效益第一,杜绝重复建设,实行资源共建共享。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