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县级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问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凤琴 时间:2014-06-25

  摘要:本文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主要探讨了基层“共享工程”的建设。县图书馆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分中心的重要平台,文章从地区“共享工程”发展概况、提高对“共享工程”的认识、不断满足农牧民多样化需求、创新服务形式与内容等几方面论述了“共享工程”服务体系建设问题。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网络化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发展的要求,也是文献信息服务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近年来,全疆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工作手段陈旧落后的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
  工程建设顺利起步,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共建共享工程建设,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积极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保证了文化共享工程的顺利起步和推进,先后投入专项经费,为县级图书馆配置了设备,借助“农家书屋”工程,建立完善了乡镇、社会文化站、基层服务点。各乡镇、社区设立了专兼职文化干事,明确了专干职责,指导各基层服务点做好群众服务工作,各基层服务点依托文化活动室的便利条件,由县图书馆提供图书、杂志等资料,向群众开放,作为基层服务点。在村党员电教播放点增挂文化活动室的牌子,每个服务点确立管理人员,各基层服务点配备了电教器材,农村实用技术图书及其他各类图书、光盘。充分利用农村党员电教室设施设备的优势,使科学技术信息以更加新颖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迅速走向千家万户。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有线数学电视等合作建设了一批服务点,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州的“共享工程”服务网络。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对“共享工程”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重视“共享工程”建设,是基层图书馆拓宽服务领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重要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是根本、文化是关键,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图书馆依托“共享工程”平台引导人们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这能影响人的一生,因为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其阅读的过程,代表着社会文明及其道德风尚。在图书馆这座“精神家园”里浸润着中外优秀文化及各类文学作品,势必对人们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较为突出的社会公平问题。城乡之间出现贫富悬殊,反映在文化生活上呈现明显不公平。城里人文化生活比较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相当一部分农民仍然处在“除了干活就是睡觉”的状态,享受不到基本的文化生活,文化生态严重失衡,公民享有充分的文化权利是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由社会(政府)出资兴办,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坚持“平等服务”的原则,无偿地、公平地为农民服务。保障每个人都有“享有基本的文化权益”的自由和权利,都有充分机会通过图书馆获得知识。图书馆依托“共享工程”平台,让每一个农民都拥有自由与无限制地利用知识、思想、文化和信息的权利,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信息资源需求,提高农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逐步缩小贫困之间、城乡之间文化失衡的差距,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状况。党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这二十字要求是个有机的整体,既包括了发展农村生产力,也包括调整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包括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文明靠什么来支撑?只能靠人,靠农民素质的提升。因此,需要的是通过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现代观念、知识素养的教育。图书馆用“共享工程”特有的文化方式把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农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农村营造一个“学习型”社会氛围,创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农业大学”,努力培养农村成员的道德人格,普及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引导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一定的影响。现代社会,衡量农民是否“生活富裕”,不仅要看其是否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钱花等的基本物质生活要素,更重要的是看其能否自由、公平、便捷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因为,信息社会,信息资源已经取代物质资源而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目前,由于农村信息资源的匮乏而严重影响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方面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尤其是贫困地区农业高质量、大规模发展的“瓶颈”。而“共享工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工程网络体系,以互联网、卫星网、有线电视、光盘等形式,实现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让各阶层社会公众享用的文化创新工程,对于打破贫困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缩小城市与农村信息差距,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引导农民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发挥重要作用。
  二、基层“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内容应立足于农牧民多样化的需求
  “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是服务的核心。不可否认,国家中心提供的资源很优秀,这是国家中心的专家及优秀的技术人员的杰出成果。受众越多,才越能获得广泛的社会效益,是工程的根本目标。而针对农民的信息传递却是多样化、个性化的。比如养牛的专业户不用听养鸡的课程,养奶牛的不用听讲怎样养肉牛的课程。而技术是一个可以不断细化的东西,越专一,受众就越少。解决农村“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内容在满足众多农民千变万化的个性化需求是基层“共享工程”服务的关键点之一,保证农民的信息服务质量是县级分中心的首要任务。“共享工程”服务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在整个服务过程中为信息员与农民之间、县级分中心与省级分中心之间、省级分中心国家中心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便捷的渠道和工具,以此来解决农村信息资源匮乏的各种问题,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当前我国“共享工程”集中极大的精力去完善各类文化信息资源建设,试图把所有文化信息需求都综合包容其中,而实际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文化信息服务不是可以包装和储运的产品。这样就要求基层分中心及时反馈信息需求,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对资源建设内容有针对性地强化。不过农民的信息服务质量问题并不是县级分中心与基层服务点可以解决的,从农民自身方面看,他们需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一是要培养信息素养,即对信息的敏感性,知道自己缺乏哪些信息,如何去获得这些信息;二是要掌握学习策略,即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