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8-10

【内容提要】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解决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既要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一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高难度的课题。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提出利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姓“资”姓“社”问题等一系列方法论原则。 
【关 键 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论原则/利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方向 

【 正 文 】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是一个高难度的课题,而在中国这样一个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度里,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意义尤为重大,尤其需要以的方法论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统一起来,既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出一系列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一、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一方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克服改革开放中僵化思想的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是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之一,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意义重大;而“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实践和探索的过程,没有既定的模式,要力戒思想僵化,不能不顾实际,从本本出发。邓小平指出:“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很多的怪现象就产生了。”“思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思想一僵化,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化就没有希望。”(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2-143页。)另一方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保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前提和重要内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14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在实践中会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但不能因为变化了的实际,而否认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普遍性,抛弃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背离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历来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但必须解放思想。他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认为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实行社会主义的政策。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也要考虑到国内各个不同地区的特点才行。”(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3页。)“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60页。) 
二、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要在实践中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实行对外开放,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首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回应资本主义挑战的需要。当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最主要的社会制度并存竞争,借鉴扬弃;比吸引力,比优越性,致力于在实际上解决由谁代表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并在历史的选择中取胜的问题。在此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取得了成效。但是利用资本主义并不容易,邓小平指出:“有那么一些人还是老殖民主义者的头脑,他们企图卡住我们穷国的脖子,不让我们得到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05-406页。)因此,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尤为重要。其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在扩大对外交流中维护独立自主权利,保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御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需要。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它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同时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页。)第三,自力更生为主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国曾经一度完全或基本上处于没有外援的状况,主要靠自力更生。没有外援就迫使我们奋发努力。邓小平说:“我们在这个期间搞出了原子弹、氢弹、导弹,发射了人造卫星等等。所以,我们向第三世界朋友介绍的首要经验就是自力更生。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争取外援,而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把人民团结起来,就比较容易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406页。) 
三、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要由实践来检验利用资本主义的成败 
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页。)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尝试,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是否成功,利用资本主义最终是否反被资本主义所利用,必须用实践来检验。不承认实践标准,就是违反实事求是思想,违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反映。 
在实践中检验利用资本主义的成败:首先,要立足于社会发展力问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这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28页。)其次,利用资本主义就要敢于实践。对外开放,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会有风险,但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有了可喜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中国对风险承受能力增强了。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页。) 
四、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能否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首先,要利用资本主义,就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面临的新课题,新课题带来新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联系实际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思考,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邓小平在谈到“两个凡是”问题时说:“把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这样做不行嘛!毛泽东同志自己多次说过,他有些话讲错了,一个人只要做工作,没有不犯错误的。又说,马恩列斯都犯过错误,如果不犯错误,为什么他们的手稿常常改了又改呢?”(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8页。)其次,要准确完整地、作为思想体系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势必无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历程中马克思主义者理论活动重点的变更,无法正确认识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邓小平在谈到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时说:“我说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2页。)第三,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克服保守主义、本本主义。如果在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理论脱离实际,就要么无法保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要么所坚持的是落后的生产力基础的社会主义方向,这两条都是死路。邓小平说:“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践、逻辑、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并不是在马克思、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途径。”“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91-292页。)第四,学马列要精,要管用。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页。) 

五、利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要妥善处理姓“资”姓“社”问题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页。)处理姓“资”姓“社”问题,首先,要区分姓“资”姓“社”,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有些东西便不能说成是资本主义的。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有用。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阶级性。再比如说,计划和市场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1991年邓小平在视察上海时说:“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7页。)其次,要以“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在南巡谈话时指出:“对办特区,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从特区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页。)关于三资,邓小平接着说:“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73页。)第三,在姓“资”姓“社”问题上,要反对改革开放中“左”、右两种倾向。1981年3月27日,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解放思想,也是既要反“左”,又要反右。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是针对‘两个凡是’的,重点是纠正‘左’的错误。后来又出现右的倾向,那当然也要纠正。”“现在的问题是,要更多地宣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左’的错误思想不能忽略,它的根子很深。重点是纠正指导思想上‘左’的倾向,但只是这样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同时也要纠正右的倾向。”(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79页。)有“左”就反“左”,有右就反右。对“左”对右,要具体分析,这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一贯主张。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又说:“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的东西有,动乱就是右的!‘左’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5页。)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