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生存方式的理论意蕴及阶段性特征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郑克岭 颜冰 匡瑾磷 时间:2010-09-02
  关键词:生存:生存方式:逻辑特征
  生存问题是研究的重要问题,对人类生存的关注不是为了简单地描述人类的生存状况,而是通过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达到对人类和人自身的终极关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核心范畴是人的实践,是活生生的生命形态的性展开,而不是抽象的、实体化的、在人的生存世界之上的存在范畴。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时代,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生活世界的自我理解发生断裂、困惑与焦虑,促使人们开始思考科技与人类的生存问题。研究生存问题应以马克思哲学思想为指导,针对社会人类生存面临的诸多困境,重建当代人的生存信念和生命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就要切实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以创造性生存方式的转向,消解技术生存条件中的技术异化现象,提升人的主体力量,回归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解放。
  一、生存与生存方式的内涵
  (一)生存
  生存是界一切存在的事物保持其存在和发展变化的总称。生存一词,在希腊语中是系动词存在“eimi”的不定式“einai”,中对称的含义很多,一般把它译作“tobe”,即汉语的“生存”。在哲学意义上,“生存”区别于最基本的生命存在与维持状态,即生命的“存活状态”(surviving—condition),人之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的现实超越性。这不仅是因为人所具有的“理性”,更重要的是在于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正是依靠这种基本的能力——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回答的能力,人成为一个有责任的存在物,成为一个道德主体”。
  (二)生存方式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除具有事物存在方式的普遍性质外还有特殊性。人是有生命的存在物,人具有自我意识,不同于一般的生命存在。人类的生存方式就是生存样法,具体地说就是一定历史阶段上人类的生存方法。简言之,就是人是怎么活着的、活着的基础以及活着的状态,是生命价值的实现方式,也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日积月累、传承、沉积、内化而成的文化。
  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就在于活动的自由自觉。而正是这一人的活动的特性,决定了人的生存方式的独特性。国内学者敏华认为,人的生存方式具有三个明显的特性:对象性、主体性、意向性。对象性即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过程,人的生存方式的对象性根源于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性强调人的活动是能动的,主体是人自身,人的生命活动本身成为人的意识的对象。人的主体性也是根源于人的自我意识。意向性主要指人的生存活动中的自成目的性,即人们的生存活动是自觉的、是有目的的,而有目的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生活的目的性表现为对生活的无限可能性的发现、开掘和实现,因而表现为生活的创造性。人的生存方式的意向性本质上指的是人的生存活动的意义性,也就是说,人是追求意义的,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这种意向性无疑是建立在主体性和对象性基础上的,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延伸。
  二、人类生存方式的阶段性逻辑特征
  生存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它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发生变化。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产活动、不同的社会条件、不同的生产方式,也必然有着不同的生存方式。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的生存方式进行分类研究。
  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家、文艺大师丰子岂先生在评价他的老师弘一法师李叔同时,把世人的生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物质生存,为了衣食住行;第二层,精神生存,坚韧不拔地追求着自己的精神天宇;第三种是宗教生存。丰子恺对生存方式的划分是从人类个体生存境界的角度进行的。
  一些学者从传统哲学思想的研究出发,探讨人的生存方式问题。四川师范大学的邵丰认为,庄子的思想强调宇宙自然的圆融,体现了生命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平等对话。庄子的“游”标志着一种中国人对于人生的诗性感悟,是一种中国人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生存方式。和其理论观点相近的是西北大学的时晓丽,结合先秦社会史和思想史,将人的存在模式分为认知、伦理和审美三大生存方式。榆林高专的白炜则认为,孔子的“仁学”是中国哲学的精髓。“仁境”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状态,即一种知、情、意统一融合的精神境界。“仁”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社会的存在方式。四川大学的余平赋予中国的“神仙观念”与“神仙信仰”以生存论意蕴。他认为,作为信仰的神仙不是思想观念而是人作为能在释放出来的,启示中临在的再生方式,即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
  还有一些学者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对生存方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衣俊卿教授对人类思想史上关于人对自己存在的各种界定做了详尽分析,以古希腊哲学为典型的理性主义传统把人界定为理性的存在;自然主义哲学则把人视作大自然的物种之一,认为是自然的存在;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或人本主义思潮倾向于把盲目的生存意志或权力意志理解为事物和人的存在的本质,即自为的存在;现代文化哲学坚持从人的文化创造和生活世界来理解人的存在,即人是文化的存在。   南京大学的林德宏教授将生存划分限定在了人的物质生存上,以物质生存系统各要素所起到的不同作用,确定某个阶段人类生存方式及特征。他认为,人类的生存分为生存和技术生存,自然生存是“人类主要依赖自然界所提供的自然物质资源和自身自然能力的生存方式”,技术生存即“人类主要依赖近代技术和技术物而生存的生存方式”。但这是传统技术生存,随着社会的,人类必将进入新技术生存。林先生将新技术生存这一生存方式界定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阶段人的生存方式。
  陈彬和常立农先生把人类的生存方式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自然态生存、机械式生存、技术化生存。其分别对应着人类历经的农业社会、经济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自然态生存中人类处于农业经济社会,知识及干预自然的能力较低。这一阶段,人与自然均合乎各自目的而存在和发展,是和谐和统一的关系。机械式生存是指三次工业革命后开始的人类生存方式。人类在感受机器征服自然的胜利感的同时,陷入机器异化和大自然的报复之中。技术化生存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迅猛发展,技术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生产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之后的技术化社会中,人的生存新方式。
  而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类生存方式的演进与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不可分的。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了“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三大社会形态的划分思想。以人的依赖性关系为基础的人的非独立性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根据马克思的三个阶段的思想,结合国内外学者的分析,人的生存方式应划分为自在生存、自为生存和自由生存三个阶段。
  自在生存主要是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存方式,是原始社会时期也就是马克思所界定的“人的依赖”的自然经济为特征的人类社会最初的社会形态时期人类的生存方式。自在生存阶段人们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原始共同体的,人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力,经济发展形态处于农业文化的自然经济时期。自在生存的主要特点是凭借经验生存,对技术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小,技术异化还没有达到对人的全面异化。自在生存阶段,人的生存相对自由但不安全。
  自为生存是农业社会后期,主要是商品经济、工业社会时代、技术时代人类的主要生存方式。随着交换和分工的出现及扩大,共同体内部出现了私有制,商品经济逐渐代替了自然经济,此时人进入独立性阶段,经济形态是工业文化的商品经济时期,人的孤立化和人对物的依赖性逐渐表现出来。自为生存与自在生存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对人的生存的影响程度以及人类在生存中对工具技术的依赖程度。比较而言,自为生存阶段,人类生存对工具技术的依赖相对较大,其程度可以从最初的人的脑力、体力的延伸的前工业社会生存状态,直至技术异化日益严重的工业社会的技术化生存状态。自为生存阶段,人的生存相对安全但不自由。
  在这个阶段,技术化生存是人类自为生存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技术化生存特指工业社会时期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阶段,人类对近代技术和技术产品高度依赖状态下的人类生存方式。技术化生存作为技术时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具有生存时代的近代工业化、生存基础的技术依赖性、生存状态的技术意识形态化和生存活动组织方式的“非理性”等特征。技术化生存中人类生存面临着困境,从本质上说技术生存中人类的生存困境是文化的困境。摆脱人类生存困境,需要人类的生存方式从技术化生存向创造性生存的转向。
  自由生存是马克思所概括的第三阶段,即人的全面发展和产品经济的自由王国时期。在人的第二大形态中,货币形成了对人的控制,劳动的二重性属性不仅表现充分,而且开始分裂,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劳动矛盾的解决只能依靠“异化的扬弃”,从而人才能进入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第三阶段。自由生存阶段人获得全面发展,人的生存既是安全的也是自由的。
  在这个阶段,创造性生存成为自由生存的生存方式。创造性生存是朝向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生存,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展开,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而全球化则为人类生存方式向创造性生存转向准备了时代条件。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