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吴有贵 时间:2015-10-12

【摘要】:抗生素是指具体抗菌作用的药物,抗菌药物的产生象征着人类征服细菌开始,抗生素的应用和研究,在本世纪以来,不断的进步,成为医学科学最重大贡献。本世纪30年代,磺胺药被发现,随后在40年代,发现了青霉素,并很快的应用于临床中,新的抗生素不断的出现。抗生素不仅能被用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还能对危害人们健康最大的类疾病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并且在手术和某些肿瘤患者感染中用于预防和治疗,延长了人类平均寿命,人类疾病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关键词】:抗生素;呼吸内科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被广泛的应用,如何合理的利用抗生素也成为目前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将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分类特点和应用进行如下总结。
        1抗生素的分类
        临床中,较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结核药、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真菌药以及其他抗生素。
        2抗生素合理应用原则和方法
        呼吸内科疾病中,多种不同性质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约在80%~90%左右,因此,对于呼吸内科医生,如何选择、使用好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抗生素使用得好能大大的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浪费、降低死亡率。首先,在应用抗生素前,选择双氧水、盐水或碳酸氢钠进行漱口,或者口含华素片,将口腔进行初步清洁,或者对口腔杂菌进行杀灭(其中包括致病菌),然后帮助病人,选择合适人员协助下拍背,并将呼吸道深部(下呼吸道)的痰液清咳出,并进行涂片检查、培养,并根据菌落计数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敏感药物。另外呼吸道感染中,儿童疾病以病毒感染较为高发,成人则主要是由细菌引起。使用抗生素去治疗肺部感染,需合适的选择敏感药物,并根据药物特性、抗菌机制选择合适的药物。
        经验性的药物选择,需先作痰涂片检查,并能大致的确定感染病原体为:G+球菌或G-杆菌,能选择相对具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院外获得性感染中,病原体主要以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厌氧菌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为主要病原,常用药物为:青霉素G、红霉素类、四环素类、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林可霉素类及第一代头孢菌素类等。对院内感染患者,尤其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免疫抑制患者感染中,通常是由于G-杆菌为主和G+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厌氧菌引起感染,也常伴有真菌、结核以及非结核类分支杆菌,还有少见的巨细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等引起感染。在临床中,多选择耐酸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第一至三代头孢菌素类、亚胺培南、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及抗厌氧菌药和抗真菌药。
一方面进行经验性治疗,另一方应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查。在对患者进行抗菌治疗3d左右,一旦肺炎的临床表现出现好转,则能证明选择方案有效,应继续按原方案用药。如病患的临床表现没有得到改善或病情进一步恶化,则应调整抗感染药物。同时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尽量选用敏感度高、抗菌谱窄、价廉、且具有低毒副反应药物,无法进行药敏试验时,应选择能控制常见的G-杆菌、绿脓杆菌以及G+球菌的药物,在对待有呼吸病史或腹腔、盆腔感染史的患者,还需应用辅助抗厌氧菌药物。并且尽量选用毒副作较低的β-内酰胺类药物,选择正确的给药方法给定充足的药物。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