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害61例临床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蔡彦 唐国都 时间:2015-10-12
【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致病药物。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61例药物性肝损害住院患者的用药史,基础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多种药物可引起肝损害,以中药为最多,22例,占36.06%,其次为抗生素(包括抗结核药物),16例,占26.23%;其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多见,48例,占78.69%,胆汁淤积型8例,占13.11%,混合型5例,占8.20%;主要临床表现有黄疸、乏力、纳差等;肝功能受损以ALT、AST、GGT和ALP增高为主。临床好转率为72.13%,治愈率为21.31%,病死率为3.27%。结论 (1)多种药物引起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以中药为最多见;(2)药物性肝损害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  药物  临床特点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由药物或某些代谢产物引起的肝损害,肝脏的各种细胞均可受药物损害;是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也相应增加,已知有1000多种药物可导致肝损害,由于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现采用回顾性方法对61例药物性肝损害住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通过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管理软件查询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间住院病历首页含有“药物性肝损害”诊断病例,共142份,再根据1997年Maria提出的“药物性肝损害诊断评分”对其进行评分(满分20分),总分≥14分者,共计61例纳入本研究。
         2. 临床分型  
         参照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CIOMS)推荐的药物性肝损害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共分为3型;①肝细胞损伤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大于正常2倍或ALT/ALP(碱性磷酸酶)≥5;②胆汁淤积型:ALP大于正常2倍和ALT/ALP≤2;③混合型:ALT大于正常2倍,ALP大于正常2倍和ALT/ALP为2~5。
         3. 疗效判断标准 
         住院治疗30天内;①治愈:ALT、AST、TBIL恢复至正常上限的2倍以内;②好转:上述指标有所恢复,但仍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③无好转: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④死亡:在住院期间死亡。
         4. 方法  
         记录每位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史、既往史、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指标(ALT、AST、ALP、GGT、A/G、TBIL、DBIL)、血常规以及治疗情况和转归,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及均数表示。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一般情况  
         临床诊断药物性肝损害61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8例,平均(42.87±10.22)岁;年龄最小20岁,最大80岁;60岁以上16例,占26.22%。61例患者中无任何基础疾病者8例,占13.11%,其余患者的基础病涉及呼吸、消化、血液、内分泌、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见表1。
         表1   53例患者基础疾病情况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