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肝血管瘤介入治疗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吟池 时间:2017-03-19
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口苦、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肝区痛、恶心、嗳气、便秘等症状。如腹胀、腹痛明显加重,可能是瘤体增长较快所致;如因肝血管瘤巨大,导致横隔上抬挤压肺部,可出现呼吸困难。本组主要是症状性肝血管瘤为主,瘤体径线均大于5 cm。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是由许多扩张的大小不等的血窦组成, 为肝动脉分支畸形, 血供来自肝动脉。肿瘤较大时, 可出现腹痛、腹部包块及压迫邻近器官产生相应症状, 并可发生肿瘤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1], 因此应予以积极治疗。以往临床多行手术治疗, 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对肝功能损害大, 且对于多发的、弥漫性生长肿瘤或肝门区包绕下腔静脉或与周围粘连的肿瘤, 疗效不理想且风险大。随着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已成为治疗肝血管瘤的一种首选和理想的方法。通过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将栓塞剂填充到肿瘤血窦腔内, 同时阻断肿瘤供血动脉, 促使瘤体内血栓形成并机化、纤维化, 使瘤体逐渐缩小, 防止破裂出血, 并使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 达到临床治疗作用[2]。平阳霉素是一种温和的血管硬化剂, 可以缓慢破坏血管内皮, 继发血栓并产生纤维化。碘油具有选择性沉积、填充瘤体血窦的作用, 并且利用其不透X 线的特点, 可以导向和判断栓塞程度。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正是利用平阳霉素的祛血管作用[3]和碘油的栓塞作用来破坏和闭塞肿瘤血窦腔, 使瘤体纤维化、萎缩而达到治疗目的。本组病例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硬化肝血管瘤体, 然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瘤体供血动脉, 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组40 例患者在栓塞后2周~3个月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 除部分病例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及8例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害外,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栓塞术后3~12个月随访复查, 肿瘤体积呈进行性缩小;这充分表明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肝血管瘤不仅安全有效, 而且并发症少。
        尽管在一般情况下, 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是安全的, 但我们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应尽可能超选择插管至瘤体供血动脉并接近肿瘤, 最好使用超滑微导管, 使瘤体血窦腔和供血动脉完全栓塞, 并尽量保护正常肝组织。(2)推注栓塞剂应在电视透视下进行, 密切观察栓塞剂的流速和流向等情况, 防止异位栓塞。(3)栓塞剂的用量以肿瘤的大小、数量、供血等情况而定, 以肿瘤周边小的门静脉分支出现显影或供血动脉出现返流作为栓塞量化的标准[4]。(4)栓塞治疗前, 经导管推注利多卡因5~10ml, 既可止痛, 又可预防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过程中出现的血管痉挛; 同时经导管注入5~10mg地塞米松, 可缓解术后发热反应。(5)术后密切观察病情, 进行积极的护肝和对症治疗。
        综上所述,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选择治疗适应症:有症状者、肝血管瘤破裂出血者、肿块直径大于5厘米者、肿瘤有增大趋势者或肿块位于肝包膜下有可能在外力下破裂者。此种种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而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张金山主编.现代腹部介入放射学.科学出版社,2000: 92-95
[2]董汇秋, 胡大为, 李桂平. 肝血管瘤动脉造影诊断与栓塞治疗[J].临床医肝胆病杂志, 2004, 20(4):248-250
[3]曾庆乐, 李彦豪, 陈勇, 等.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 34(7):456-457
[4]刘伟, 陈根生, 陈洪波.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肝动脉栓塞治疗及并发症分析[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4, 13 (5):428-430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