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假性动脉瘤形成的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殷延芳 刘海霞 时间:2017-03-19
【摘要】目的:近年来,介入心脏病学飞速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广泛开展,也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加上高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操作能力,对病人加强术前术后知识宣教,指导病人正确的活动方法,杜绝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方法:立即停止活动,加强心理护理,鼓励病人争强战胜疾病的信心,B超下加压包扎,密切观察血肿的变化。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3例假性动脉瘤病人均康复出院。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假性动脉瘤形成;护理

        我院2010年1月至6月分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患者3例,经过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3例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62-78岁,其中手术顺利植入1枚支架2例,植入2枚支架的1例,3例均有高血压,病程5-10年,血压最高达210/100 mmHg.2例是术后活动不当有关,1例与穿刺、压迫,包扎不当有关。
        1.2临床表现:患者在术后1-3d诉穿刺点疼痛,查体发现穿刺点瘀斑增大,有搏动性肿块,听诊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考虑为假性动脉瘤。立即用平车推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例诊断为右下肢髂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诊断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经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下,局部持续压迫1小时,听诊无收缩期杂音,提示压迫有效,而后局部加压包扎24h,并置沙袋6小时后痊愈,1例经上述处理3次,3日后痊愈,由于加压包扎使穿刺点周围皮肤缺血、缺氧,摩擦引起皮肤破溃,有渗出,给予换药后治愈。
        2原因分析
        2.1 术前、术中、术后由于大量的应用抗凝剂、扩血管药物等,影响凝血功能,易出血。因此,对术程长、术中过量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术后对穿刺部位压迫和观察的时间要适当延长。
        2.2术者穿刺时,选择穿刺位置过高或过低,对血管反复穿刺,损伤动脉血管壁,造成压迫止血困难,增加了假性动脉瘤形成机会。
        2.3术后穿刺位置压迫止血方法错误、包扎不当,压迫时间不足易引起出血。
        2.4术后12h,患者未按要求制动,翻身不当,及大小便时屈膝,造成沙袋移位,引起动脉穿刺点出血而形成血肿。
        2.5术后术侧肢体长时间制动,加之平卧,腰酸、腰痛难忍,烦躁,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再度升高,给压迫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会发生假性动脉瘤。
        2.6术后24h,患者下床活动用力下蹲、大便时用力过猛,造成腹压增大,未完全闭合的股动脉穿刺点在强大血液压力的冲击下破裂出血。 
        2.7术后患者感冒发烧打喷嚏,或在术后2小时内过分抬头,使腹压增加引起出血。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系老年患者,又是心脏介入治疗,本身存在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又出现了并发症,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非常担心,经过医护人员耐心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解释,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积极的安慰患者及家属,解除了病人及家属的思想负担,消除紧张和顾虑,取得及时配合检查和治疗。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