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护理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7-03-19
                     作者:薛松 薛士良 崔隽 承虹 赵晓春 李婷 沈晓菲 黄艳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1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开展观察5 mo~7mo,对实施效果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经过5 mo~7 mo康复期的心理护理后,79.95%的患者不随地大小便,不良行为基本纠正,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1805%的患者的不正确姿势基本纠正,基本能自理生活;75.61%的患者能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24.88%的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并胜任一般性工作;108%的患者能独立经营小本生意;28.3%的患者能协助亲友经营生意,康复总有效率100%。 结论:心理护理能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提早康复,使其早日重返工作岗位。
【关键词】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1],约占住院患者的60%左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开展心理护理,可纠正其不良行为、提高社交功能及劳动技能和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为此,作者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了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7年2月~8月在我院住院的实施心理护理的11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入组标准:(1)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2]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精神症状缓解,自知力恢复/或部分恢复,病情基本稳定。(3)排除脑器质性及其他躯体疾病。入组病例中男66例,女44例;年龄14a~51a,平均(36±12.5)a;已婚69例,未婚41例;病程3mo~10a。
        1.2方法:对入组病例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的心理护理,开展健康宣教。针对患者厌烦住院,期盼早日回家,重返社会以及自卑、怕被人看不起等心理特点,采用示范指导、训练和互教互学、互相督促等方法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社交与劳动技能康复训练,纠正不良行为及习惯。观察3 mo~6 mo。
        1.2.1示范指导:示范指导就是训练患者重新学习正确的行为姿势,掌握与他人交流的技能与方法,鼓励患者仿效,改正不良行为及不良习惯。首先,医护人员向患者示范性的讲述与不同人群以及与异性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举止,谈话时面部的表情与客人的距离等。示范走、坐、站的正确姿势。同时,讲授衣着整齐,关心他人与讲卫生的重要性。纠正不爱讲话,学会与人交往的方法,督促患者模仿学习。当患者取得一定成绩时则给予反复强化,最终使患者重新掌握正确的行为模式与技能。
        1.2.2行为训练:训练从行为姿势,日常生活开始。培养患者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躺卧。同时制定详细的生活制度,作息时间。从早晨起床、整理床铺、洗漱、就餐、洗刷餐具、集体活动,到晚上睡前洗脚等全部生活起居。在示范、训练与督促下,由患者自己独立完成。每天分别在上、下午由患者之间相互开展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方法与技巧。工作人员边检查边指导,鼓励他们互帮互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凡是示范训练做不好或做的不认真的,工作人员则反复进行强化训练并协助其完成。指出动作不到位,做不好的原因,教其掌握正确的姿势及语言的基本要领。同时反复强调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重返社会和正常人一样为国家效力,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我们在注重训练患者掌握劳动技能与纠正不良习惯的同时,更注重训练患者学习与他人交往的基本方法。如见到长辈与领导时如何请安问好,和同辈在一起时如何做到文明礼让,在谈及个人经历与家庭情况时如何掌握分寸,在与异性接触时如何做到既大方又得体。训练时间3 mo~6 mo。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