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新秘书长的竞选以及历任联合国秘书长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吴妙发 时间:2014-01-12
体对此作了迅速报道,指出新秘书长潘基文将面临安全、发展、人权和改革等多方面难题,可谓任重道远。
  历届联合国秘书长基本上均从众多的人选中胜出。秘鲁的德奎利亚尔从9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埃及的加利从15位候选人中获胜,而这次韩国的潘基文是从7位候选人中胜出的。
  比较而言,这次潘基文的胜出略显平静,可平静底下却也有颇多周折和风波。首先,“五常”意见最初并不一致。潘基文是在美国于4月就放出“不应拘泥于地区,而应选择有能力的人来出任”,实际上不同意亚洲地区推出秘书长候选人的空气中参选的。当时“五常”中,只有中国和俄罗斯主张从亚洲推出人选,而美国却倾向于从北欧、中欧地区推出候选人,英国赞同美国主张,法国态度不明朗。西方媒体基本倒向美国一边。中国多次重申上述主张,加之安南态度明确,以及53个非洲国家和30多个拉美国家支持中、俄立场,其他“三常”的态度渐趋明朗。直至8月,美国总统布什才支持新秘书长应“来自亚洲”,并在9月初韩国总统卢武铉携其外长潘基文访美时,布什总统亲自向潘基文表示“祝他好运”。其次,其他候选人的实力也不容低估。印度达鲁尔的参选无疑对潘基文构成挑战。在安理会7月28日、9月14日和9月28日三次“意向性投票”中,达鲁尔先后获得两次10张“鼓励票”和一次8张“鼓励票”,紧跟潘基文其后。直到10月2日安理会第四次“意向性投票”中,达鲁尔因有一个常任理事国对他投了“不鼓励票”后,他才宣布退出。在美国表示了新任秘书长应“来自亚洲”的情况下,北欧拉脱维亚总统弗赖贝加仍正式表态参选。波兰前总统也表示秘书长应出自中欧。弗赖贝加在其参选后的“意向性”投票中一开始就获得7张“鼓励票”,显示了相当的实力。这也说明,不到最后一刻,亚洲秘书长人选仍处在不确定状态之中。
  潘基文胜出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亚洲国家识大局,顾大体。经过安理会第三次和第四次“意向性投票”后,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约旦和阿富汗5位候选人看到自己的得票情况,先后全部退出,进而力挺潘基文,以维护亚洲的权益,这极大地促成了潘基文的高票胜出。
  其二,韩国中小国家的地位,特别是韩国在稳定朝鲜半岛局势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尤为多数国家所肯定。联合国实践表明,中小国家人士出任联合国秘书长,既符合联合国一贯传统,能获得更大支持,又有利于联合国的团结和工作。此外,潘基文来自韩国,人们对他解决朝鲜核问题,从而稳定朝鲜半岛的局势,抱有很大的期待,这也是其他候选人所不具有的优势。
  其三,韩国大力开展外交活动,沉着应对不确定因素。这次韩国上到总统、下至百姓都为潘基文的参选竭尽全力。潘基文在联合国的游说,到非洲国家开展的工作,都取得了正面效果。而且遇到不确定的情况时,韩国以及潘基文本人能够冷静应对,最后终于迎来了满意结果。
  其四,潘基文自身的条件。潘基文年轻时攻读外交专业,并以优异成绩通过韩国外务部的公派公务员考试。他曾任金大中总统的外交通商部次官,卢武铉总统的外交政策顾问,现任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他为人沉稳,头脑敏捷,观察细致,能力出众,精通英语、法语,还掌握德语、日语等。所有这些也是他胜出的因素之一。
  
  三、七届秘书长产生的过程反映了国际力量对比的现实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97条的规定,联合国秘书长由安理会推荐(15个安理会成员国中需经包括5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9票同意),然后由联合国大会多数票表决(通常都是鼓掌通过)后任命,其任期为5年,期满后可连任。联合国自1945年成立至今的61年期间,一共产生了七任秘书长。他们先后是挪威人特吕格弗·赖伊(任期1946—1952年),第一任满后延长3年,但不到三年即辞职;瑞典人达格·哈马舍尔德(任期1953—1961年),第一任满后连任,1961年在调解刚果(金)事件中因空难身亡于任上;缅甸人吴丹(任期1962—1971年),第一任满后连任,是首位来自亚洲国家的秘书长;奥地利人库尔特·瓦尔德海姆(任期1971—1981年),第一任满后连任;秘鲁人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任期1981—1991年),第一任满后连任;埃及人布特罗斯·加利(任期1992--1996年),第一任满后未获连任;加纳人科菲·安南(任期1997--2006年),第一任满后连任至今。
  上述7位联合国秘书长大多是在争斗中产生的。这种争斗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国际大格局的态势和主要力量对比的变化。
  来自挪威并曾任该国外交大臣的赖伊被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且为主导当时该组织事务的美国所欣赏,于1946年被任命为联合国首任秘书长。
  哈马舍尔德成为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的道路就不平坦。从1952年11月到1953年3月近4个月的时间里,接任赖伊的继承人问题早就摆在各成员国面前,可经多次讨论,却迟迟达不成共识。原因是当时国际形势发生了两大变化:朝鲜战争宣告结束,亚非国家开始显示独立的政治意志。后者相继提出了许多符合它们意愿的秘书长人选,而此时西方中意的候选人、加拿大的皮尔森遭到苏联否决,但西方又不同意亚非国家提出的人选,因而形成双方僵持的局面。最后由法国推出中立国瑞典的哈马舍尔德,并先后获得美、英、苏的首肯和亚非国家的赞同才使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是西方国家和亚非国家在秘书长人选问题上的首次较量。
  第三任秘书长吴丹接任哈马舍尔德的道路更充满艰险。当时哈马舍尔德因空难而逝,他生前推动的刚果(金)停火协定由于多方意见分歧,使联合国陷入一片混乱,美、苏在新秘书长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早在哈马舍尔德生前,苏联就提出建立三人小组或“三驾马车”,即由东方、西方和中立国家组成的三方代表取代哈马舍尔德。美国坚决抵制和否决此方案。哈马舍尔德逝世后,美国极力坚持任命新秘书长是个临时问题,应由联合国大会而不是安理会解决,但此建议遭到挪威等10个中立国家的反对而告罢。此时苏联由于“三驾马车”方案得不到足够的支持而改变态度,转而提出不反对任命一个临时秘书长的建议。美国对此表示反对。双方为此争斗了6个多星期之久。最后苏联同意接受一个地位和权力不作重大变化的临时秘书长的方案,而美国则放弃提名突尼斯人蒙吉·斯陵为候选人的要求,转而同意支持亚非国家提名的缅甸人吴丹作为秘书长候选人。1961年11月3日经联大选举,吴丹出任了代理秘书长,1962年11月吴丹才正式被任命为秘书长。这是美、苏在联合国秘书长人选问题上进行的一次面对面的激烈争斗。
  第四任联合国秘书长、奥地利人库尔特·瓦尔德海姆的出任更是经过了声势凌厉的角逐。当时吴丹秘书长任期尚未结束,可就在第26届联大9月开幕后的大会一般性辩论期间,各成员国就对秘书长继承人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完全相左的设想。经过几轮意向性表决,最后集中在两位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