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我管理与知识管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家龙 刘林青 时间:2014-05-28
  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个人成长的空间、工作的自主权、业务成就感以及作为个人努力回报的金钱,是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知识型员工所获得激励动力更多地来自于工作的内在报酬和满足感,而金钱等外部因素则退居相对次要的位置。也就是说,知识管理中的重要激励模式足自我激励,因为,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需要自我激励。企业应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促进员工的自我激励。这也涉及到自我管理。如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帮助员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一开始就能对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有一个良好而清晰的认识,这有助于员工时刻对自己的发展状况有个明确的定位,以不断改进和提高。同时.自我管理在自我激励和自我生涯管理等方面的努力又促进了组织和个人知识管理的实现。

  3、从“知识链”到“自我管理要素链”。
  当从“知识链”的角度分析自我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联时,就使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体系自然升华为“自我管理要素链”。
  “自我管理要素体系”是我们结合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分析法而试图构建的一种管理模型。该管理模型由13项自我管理要素组成,它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调适、自我激励、价值观、目标管理、职业生涯、时间、学习、优势与效能、创新、人际交往和健康等(见图1上半部分)。其中,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调适和自我激励是心理行为要素,它们与价值观同属于隐性要素;目标管理、职业生涯、时间、学习、优势与效能、创新、人际交往和健康等八项要素属于显性要素。在显性要素中,目标管理和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属于“目标轨迹”要素;时间、学习、优势与效能三项要素是“自我优化”要素;创新和人际交往足“环境优化”要素;自我的健康管理是实现成功的“实体保障”要素。成功是自我管理的目标,自我管理是通过13项要素的相互关联作用,实现成功的历程。
  “知识链”按照迈克尔·波特的理解,就是信息和人在整个价值链活动流通过程中组成了知识链。知识链包括内部意识、内部反应、外部反应、外部意识4个阶段,是形成一个组织创新周期的一系列互动过程。这4个阶段决定了任何一个组织的独特性和长久性,它们也是一个组织得以成功创新和变革的4大因素。
       
   系统的知识链模型由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于1998年提出的(见图1下半部分)。该知识链模型由主要活动功能和辅助活动功能两部分组成;主要活动功能(或基本过程)又由5个阶段组成,即知识获得、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知识外化等;辅助活动功能(或支持资源)由4个层次组成,即领导、合作、控制、测量等,构成了知识链的5阶段4层次结构。该知识链模型表明了知识链的“产出”是各个阶段的知识“学习”活动的结果;这种“产出”,即知识的创新与增值和组织竞争力的提高,也正是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
    获取知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在“知识链”中,学习和创新是知识管理的两条主要途径。学习与创新是企业获取知识过程中相互依存的两个环节。要实现员工学习新知识的自觉过程,需要员工控制自我的学习行为,而这正是自我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创新是个人成功和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动力,是推动经济前进的火车头,而它又来源于对于知识的学习。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又导致新一轮的学习,这两者在“知识链”中的互动循环,恰好构成自我管理要素体系在自我和环境优化方面的“输出”与“输人”。自我管理式学习引来一了学习新知识的个人自觉行为;同时自我创新和自我优势与效能的管理又来源于由学习引发的知识管理所毕出的结果。所以,在自我管理要素体系与知识管理“知识链,’的周期互动过程中,自我管理要素体系也自然演变成了“自我管理要素链”,而且知识管理的“知识链”又是“自我管理要素链”的扩展和外循环。
    总之,自我管理与知识管理都是上世纪后期出现的管理学中的创新概念,都是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而盛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它们在管理理念上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对人和知识的动态管理。特征上两者虽然各有不同,但在管理内容上两者密切相关,两种管理在效果上互相补充和促进。从两者的“知识链”和“自我管理要素链”的联系看,两种管理模式又构成了密切相联的管理循环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