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的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饶茂阳 时间:2014-01-08
      [摘要]《药品营销与管理》是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但传统的课程考核存在一些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之一。本文就《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教学中进行的考试考核改革的初步尝试、实施后的成效与同仁们分享。
  [关键词]高职教育 药品营销与管理 考试改革 形成性考核
  
  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重点应放在内涵建设上。实践中发现,许多高职院校按照工学结合理念,进行了许多教学改革,诸如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这些固然重要,但作为激励教学正常发展手段之一的考核体系的改革,也不容忽视。
  在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住考核关,重点在加强过程考核与规范实践教学考核。虽然考核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而仅仅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但事实上,考试已成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指挥棒。因此,改变过去单一的、固定的考核模式,采取灵活多样、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一方面可避免传统的终结考核(期末考试)一次定优劣的弊病,另一方面又可提升高职教育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就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考试改革的初步尝试,与同仁们交流。
  一、课程任务及目标
  1.课程任务
  《药品营销与管理》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对药品营销管理综合知识的运用与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药品市场调研与预测,药品营销决策、计划与采购,药品销售与推销技巧,药品价格策略、包装与商标策略及药品储运管理等。其重点是使学生在药品营销与管理方面得到职业素质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实战技能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品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药品市场调研步骤与方法;运用营销策略和技巧实施药品的销售、推广工作;模拟完成上岗前的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增强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药品营销工作奠定基础。
  2.课程目标
  (1)掌握药品营销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2)熟练掌握药品营销基本技能、基本技巧,具有一定的应变和药品营销策划能力;
  (3)具备一定的药品市场营销的分析、运作能力;
  (4)学会对药品营销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5)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良好的礼仪仪表和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从事药品营销应有的良好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课程考核改革的具体实施内容
  《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的考核形式在改革之前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然而《药品营销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结合高职教育的特性,应强调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还是沿用以前的考核方式显然达不到这个目标,笔者对《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的考试考核进行了以下改革。
  1.考核设计
  取消传统的以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约占70%~80%,平时成绩为辅、只占20%~30%的考试形式,代之以课程形成性考核和课程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的结合,并将考察和评价的结果作为评定学生课程学业成绩依据的过程。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只占30%。而形成性考核又由平时学习表现考核(20%)、平时作业考核(20%)、阶段性测验(20%)和实践实训考核(40%)四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以体现考评的公平性、灵活性、客观性。在开学之初老师就明确告诉学生考试考核形式及有关要求。
  2.评价标准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录,其评价标准如下表。
  三、课程考试考核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传统的考试方法主要以考核理论基础知识为主,只注重理论知识考核,忽视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学生平时不抓紧,考前突击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严重挫伤。进行考试考核改革后,以考核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核,学生不仅对教材进行更为深人的学习,而且还主动查阅大量课外资料,走访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这些都是在改革前无法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