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定价方法与价格策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高兴佑 郭昀 时间:2014-01-08
  企业价格策略 
   
  新产品价格策略。其一,撇脂价格策略。也称速取策略或高额定价策略,采用此策略的企业一开始便高价厚利,其做法很像从牛奶的表层撇取奶油,故得名。这种策略适用于创新产品和信息产品,使用这种策略能快速收回投资,避开跟进者的模仿和复制。比如一部电影在新推出时会全球同时高价公映,后来票价就很低了。其二,渐取价格策略。也称渗透定价策略或低额定价策略。与撇脂定价策略刚好相反,企业在向市场推出新产品时,尽量把价格定得低一些,薄利多销,等站稳市场再把价格提高。比如可口可乐公司低价或免费把饮料提供给二战中的士兵,等士兵们都习惯了这种口味、离不开这种饮料的时候,再把价位提高。不但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地占领了市场,还赚得盆满钵满。其三,中间价格策略。这是介于“撇脂”与“渐取”之间的定价策略,即按照本行业的平均定价水平或者按当时的市场行情来制定价格,是一种“随大流”的策略。 
  折扣价格策略。一是数量折扣。为了促销,很多商家采用打折、“买一赠一”、积分优惠等办法。积分优惠既能促销又能留住顾客,是一种不错的销售方式。二是季节折扣。有的商品销售有旺季和淡季之分,在旺季可以把价格定得高一些,在淡季则需要降价促销,以减少库存或快速回笼资金。如夏装在冬季会降价,冬装在夏季会降价。现金折扣。为了快速回笼资金,有时候可对现金支付给予一定的折扣。比如房地产开发商给一次性付清房款的买房者1%至3%的折扣。四是业务折扣。生产商为了扩大销路和稳定销售渠道,可以给销售商一定的折扣。比如图书市场的出版商甚至半价把图书批发给经销商,经销商又以封面上的价格“明码标价”地把图书卖给购书者。 
  心理价格策略。人在作出选择的时候并不总是“理性”的,有时也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一些“感性”的色彩。 
  一是组合定价策略。同类或相关价格相差不大的商品统一定价。比如“10元店”、“20元店”,把一些日用品集中到一起统一定价,消费者会觉得方便和便宜。二是小数定价策略。商品的价格留有小数,精确到角或分。比如某药品的价格为10.38元,这可以给消费者感觉厂商已经精确计算过成本,童叟无欺。三是整数定价策略。一种是对奢侈品的定价,最好把无关紧要的零头去掉或者取为整数。比如根据完全成本加成定价得到的结果是10015元 或9977元,最好是定为10000元。因为10015元不好看,而9977元更无法体现出“五位数”的“风光感”。另一种情况是利用人们对数字的偏好心理,“吉利”定价。比如,某名表定价8888或9999元。四是期望与习惯定价策略。有的商品其价格大家都非常清楚和习惯,比如食盐和牙膏的价格。这类商品,提价则无人问津,而降价则会引起质量不好或已快过期的嫌疑。五是特价品定价策略。大型商城和超市每天都有特价品销售,但并不是每种商品都特价,主要目的是吸引消费者去光顾。一般说来,消费者到了商场以后并不会只买特价品,其它需要的商品也会一同买回去,这是商家“吃小亏占大便宜”的聪明之举。 
  相关商品价格策略。根据商品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商品分为互补品和替代品。互补品是功能上有联系互相依赖的商品,如小汽车和汽油。对于互补品来说,可以把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定得低一些以吸引顾客,而把另外的商品价格定得高一些以赚到利润。比如吉利品牌的刀架非常便宜,而刀片的价格就定得不菲,不但补回了刀架的损失,而且还赚到了可观的利润。替代品是可以互相取代或部分取代的商品,如当猪肉贵的时候,人们可能就会把目光转向鸡肉、羊肉或牛肉。替代品定价的效应会此消彼长,所以轻易不作价格调整。 
   
  参考文献: 
  1.高兴佑.从凡勃伦效应谈奢侈品营销策略[J].商业时代,2010(11) 
  2.任常德.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在市场营销价格策略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2) 
  3.魏华飞,方文敏.我国零售型中小企业价格竞争策略探讨[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10) 
  4.逯春明.论市场营销中的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科泰新在非洲市场营销策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1(6) 
  5.刘宗太.市场营销中的企业价格策略[J].商业研究,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