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闻发言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钱云会事件为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尹 伊 时间:2014-01-07

  (二)信息透明不够。

  在某些地方,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政府官员首先想到的是捂住,实在捂不住再公开,信息不透明显然就导致了信息不及时。这种息事宁人的做法是对“稳定”二字的误读。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渠道相当发达,尤其是事关公众利益的突发事件,想要过滤掉其中的负面信息,初衷是好的,然而信息不透明常常会导致流言四起,反而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危害。

  (三)上下级传播不畅。

  由于政府层级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复杂,很多信息不能在上下级之间得到通畅传播,在事件得不到控制的时候,当公众对更高一层政府予以抱怨的时候,下级才想起上级,而此时上级也因为从未了解该事件而陷入尴尬境地。如果在事件刚发生时,政府上下级之间能够很好地进行沟通,并协调各种有利资源解决该事件,相信所有的事件都能有完满的结局。

  (四)新闻发言人素质问题。

  1 媒介使用方面 很多新闻发言人的素质不高,尤其是在媒介使用方面,很多新闻发言人不懂得如何正确地操作。如在钱云会事件中,乐清警方在27日注册了名为“平安乐清”的新浪微博ID,但是却不懂得如何使用,致使很多消息不能在第一时间传播给公众,也成为广大网友的笑柄。

  2 表达能力 新闻发言人在通稿中,有时会因一些不甚合适的词汇,从而招来公众的不满,由于新闻发言人代表的是政府,这又将损害政府的公众形象,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例如浙江乐清在公民调查团作出和警方一致的结论后,发布消息称“公民调查团立场正确……”,平时立场正确用在公民对待国际事务方面,没有任何错误,但在这里,总有一种“为官方说话”的意味。因为政府和民众不是对立关系,没有对立立场之说,即便有了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矛盾,是可以调和的,上升到立场的高度,不甚合适。

  四、制度完善建议。

  (一)定期发布。

  应该形成定期发布新闻的规矩,定期对政府所做的工作、政策和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信息发布,让群众了解政府的工作状态,并自觉参与到国家管理工作中来,提高公众的公民意识。并且,通过定期发布新闻,建立起和公众的良好互动,对公众生活和社会中集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写入政府工作计划中予以解决,也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

  对于突发性事件,新闻发言人应该建立预警机制,从行为、态度等方面对具体的新闻发布工作进行规定,以防止新闻发言人在突发性事件面前慌乱,出错。上下级之间在突发性事件中,理应有一种信息通道,无论事件发展到何种程度,上下级之间都应该保持联系,共同协调有利资源应对事件。其中,信息通道可以着力放在计算机信息系统,而不应该是会议或者书面报告,在当下信息随时都有可能传遍全球的时代,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才是最重要的。

  (三)提高新闻发言人素质。

  政府选拔新闻发言人时,应该综合考量他们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和媒介使用能力。当然,定期的职业培训更需要经常开办,这样才能使新闻发言人处在时代前列,不至于因技术问题陷入被动。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江美霖。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浅析[D]。重庆:重庆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