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学的学术特色与贡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珂 时间:2014-06-25
      (三)土地空间权问题
      在我国物权法制度过程中,李延荣教授针对我国有关空间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物权法》应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空间利用权做出前瞻性的规定,包括空间利用权的取得,空间利用权的权属变更登记,空间利用权的流转,空间利用权行使过程中与役权的关系以及相关权利人合法权益保护等。建议物权法明确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权利范围及其与空间利用权的关系。[39]
      (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
      该研究成果系教研室接受委托而以专著形式完成的研究成果。其上编专门针对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流转问题进行研究,分别探讨了林权流转的概念、特征、林权与物权法的关系、林权流转的前提和基础、林权流转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国外林权流转制度的评析、现实条件下林权流转制度的设计以及林权流转中的利益协调问题。下编专门针对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地使用费问题进行研究,分别探讨了林地使用费的概念和特征、意义和影响,林地使用费的产生、发展与现状,林地使用费收取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收取林地使用费的依据和障碍。该书提出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林权流转时应对林地实行有偿使用,而实现林地资源有偿使用和实现林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就是收取林地使用费。收取林地使用费是林地使用权进入二级市场的前提和条件,也是在林权流转中促进了林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要经济杠杆。[4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研室虽然起步较晚,但通过教研室研究团队的不断努力,已经在国内环境法学领域占据重要位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环境法教研室的研究团队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态度,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深切关注国内国际环境问题,在环境法领域研究中辛勤耕耘,不断进行开拓性研究,为推进国家环境法制的建设和完善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环境法专业赢得良好的声誉和较高的学术地位。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2]陈永林:《我对“生态环境”一词的理解》,载《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简讯》2003年第9期。
  [3]蒋有绪:《不必辨清“生态环境”是否科学》,载《科技术语研究》2005年第2期;李志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意义与社会应用》,载《科技术语研究》2005年第2期。
  [4]王树义:《俄罗斯生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周珂、杨子蛟:《论环境侵权损害填补综合协调机制》,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6期。
  [6]周珂、刘红林:《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5期。
  [7]周珂、侯佳儒:《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载《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8]李延荣:《制定中的民法典与环境法的互动》,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9]周珂:《生态环境法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0]周珂:《生态环境法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1]李艳芳:《论我国能源法的制定》,载《法学家》2008年第2期。
  [12]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李延荣:《土地租赁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周珂:《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实例与解析》,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竺效:《生态损害的社会化填补法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周珂:《论气候变化应对的水循环机制》,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7期。
  [17]李艳芳:《关于环境法调整对象的新思考》,载《法学家》2002年第3期。
  [18]李艳芳:《论环境法的本质特征》,载《法学家》1999年第5期。
  [19]李艳芳:《公民环境权初探》,载《法学家》1990年年第5期;《环境权若干问题探讨》,载《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第6期;《论环境权及其与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关系》,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20]参见周珂:《生态环境法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21]李艳芳:《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完善》,载《法学家》2000年第5期;《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信息公开制度》,载《江海学刊》2004年第1期;《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载《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2]李艳芳:《规我国环境法“协调发展”原则中心的思考》,载《中州学刊》2002年第2期。
  [23]参见周珂:《生态环境法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
  [24]李艳芳:《关于制定〈环境损害赔偿法〉的思考》,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2期。
  [25]李艳芳:《促进型立法研究》,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3期。
  [26]李艳芳:《系统化构建中的循环经济立法》,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7]竺效:《生态损害的社会化填补法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周珂等:“Toward an Improved Legislative Framework for China’sLand Degradation Control”,载《自然资源论坛》(Natural ResourcesForum) 2008年第32期。
  [29]李延荣:《房地产法律体系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3年;周珂:《新时期居住权制度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2期。
  [30]周珂:《论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论房地产消费者权益保护》,载《法学家》1999年第12期。
  [31]李延荣、周珂:《房地产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周珂:《物业规范管理教程》,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年版。
  [33]李延荣:《房地产法律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李延荣:《房地产法律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李延荣:《房地产法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6]周珂等:《住宅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7]李延荣:《土地租赁法律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8]李延荣:《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5期。
  [39]李延荣:《关于土地空间权的思考》,载《法学家》2006年第3期。
  [40]李延荣、周珂:《集体林权流转和林地使用费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