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币自由兑换:成长路上的几点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5-01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首先从人民币自由兑换所带来的利弊影响及其顺利进行所需的内外部环境阐述了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的条件,然后结合建国后人民币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整理了人民币可完全实现其国际化的时间预期,最终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的对策建议,以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关键词:人民币;自由兑换;国际化;对策

  一、人民币自由兑换之条件分析
  (一) 利弊分析
  1.有利影响。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合作步伐日益加快,外汇储备也在不断增加,而中国外汇储备中大部分资产为美元。截至2010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2005年汇改之时已累积升值约20%,外汇储备大幅缩水。人民币自由兑换后,企业的汇率风险就会消失;对国家来说,可以大量减少外币占款,同时也减轻了汇率波动可能造成的损失。另外,一国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就可以给该国带来巨大的铸币税收入。人民币若实现自由兑换,中国在向他国交纳铸币税的同时通过人民币的供给向世界征收铸币税以应对国际收支逆差。
  2.不利影响。自由兑换后可能存在的货币替换现象会造成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上的困难从而导致国内外对于人民币的实际需求均无法做到准确预算,影响了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另外,国际资本的投机性流动加速,增加了人民币外部交易风险。同时,特里芬两难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当人民币成为世界性货币那么这种是选择逆差来维持他国对人民币的需求还是选择顺差来保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尴尬境地也将和美元面临的难题一样必须正面待之。
  (二)环境分析
  1.从外部环境看,人民币自由兑换需要稳定的世界经济。2008年遭遇的全球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大环境造成重大损伤,在这种背景下完全放开资本与金融账户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使得外部经济风险容易传递至国内。人民币自由兑换不仅方便中国资本向外流动,同时也方便了外国资本向中国流动。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后,虽然能给许多企业提供新的机会,却也会使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加剧,加大整个系统风险。因此稳定的世界经济是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基础,也是保证兑换进程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2.从内部环境看,取决于宏观经济状况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健全。中国政府需具备成熟的宏观调控能力来预见和应对人民币充分自由兑换后的复杂局面;需要拥有丰富经验和高超的操作技巧来灵活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以保证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这两大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同时需要一个健全的微观主体使国内企业以特定优势参与到国际同类激烈的竞争当中,形成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链终端,国内企业间通过自主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国际价格变动能做出及时反应。扫除经济和金融基本面和结构上诸如市场机制有效性缺乏、金融市场不规范等问题是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的良好内部环境和必要措施。
  二、人民币自由兑换成长之路
  (一)人民币自由兑换时间表
  1.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发展目标。1996年12月1日起,中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而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内的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已成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早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当然离不开本币的国际化,而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其实就是自由兑换。
  2.部分城市开始试水。2007年4月,“金融市长”戴相龙对外透露,天津已确定部分金融改革创新的内容,将小范围试点人民币自由兑换。作为20世纪30年代曾经的北方金融中心,天津在21世纪开端已经开始成为金融创新的主阵地。天津的目标是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争取成为金融创新基地。中国央行以及银行、证券、保险业三大监管机构高层官员表示将全面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把重大金融改革项目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另外国务院于2009 年4月8日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四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境外地域范围暂定为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