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与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翁建华 时间:2013-04-19

    [摘 要]在后危机时代,我国要加强金融创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应该加快金融创新步伐,由政府、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通力协作,共同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随着全球金融风暴袭来,在我们实体经济当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和角色的中小企业,自从 2008年以来,已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因经营困难而被迫裁员,甚至有不少中小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在后危机时代,我国要加强金融创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1 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融资金额有限
  现在整个社会包括许多商业银行信贷观念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普遍认为将资金投向中小企业风险高、成本高、工作量大且收益不大。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不提供长期信贷。据统计,占企业总量0.5%的大型企业拥有50%以上的贷款余额,占比88.1%的小型企业贷款余额不足20%。
  1.2 融资渠道狭窄单一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其中企业内部资源融资比重过高,外援融资比重过低。据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中小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内源性融资比重过高,外源性融资比重过低,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
  1.3 直接融资量小数微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采用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在内的直接融资,而获得政府支持的资金也极其有限。融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直接的市场融资渠道,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总量中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占到了50%以上。
  1.4 融资成本高
  一般来说,比起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贷款利率至少要高出10%,而高出20%~30%是正常现象,也就是说,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现在已达到30%~40%。这让许多想扩大生产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根本不敢贷款。资金成本太高,使得企业不敢贷款用来做固定投资,扩大生产,只有在流动资金不足的时候才会考虑贷款。一些中小企业向银行贷不了款,就只好向民间借贷,承担高利贷,风险更大。
  2 当前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加上各商业银行围绕拓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信贷政策、新品开发、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等方面的有益创新探索,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有所改观,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究其原因,既有体制上原因,又有企业自身原因。
  2.1 从企业方面讲
  一是抗风险能力差。民营企业因受其规模的限制,中小企业受市场、环境的影响程度很大,一旦市场、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一些中小企业很难适应。二是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控制机制不健全,少数人或个别人控制现象比较普遍,银行贷款所需要的财务数据、账表管理混乱,没有或不实。贷款的保证往往得不到落实。三是很多企业信用观念不强,诚信度不够,造成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心下降。四是民营企业大多成立时间较短,缺乏有效的“声誉”。五是产权不明晰、民营企业产权不明晰,银行贷款担保难以落实。六是信息分布不对称。一些民营企业怕树大招风,在多家金融机构开设个人储蓄账户,银行对其经营状况信息收集不完整,不敢发放贷款。七是缺乏有效的风险约束。一些民营企业由于缺乏信用和法律约束,虚假出资、转移资产、隐匿收益等现象经常出现。
  2.2 从监管角度讲
  《商业银行贷款通则》规定的贷款条件非常严格,很多中小企业达不到规定条件而得不到贷款支持,
  金融监管和责任追究力度的加大,使银行的经营者心有余悸。实际工作中,贷款投向国有的、政府支持的、多家银行竞争或参与的大企业、大项目,即使贷款产生不良问题,也容易从道德风险方面讲清道理,避免或减轻责任处罚。但如果贷款给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却往往不容易从道德风险方面讲清道理,容易受到审查和处罚。因此,贷款准入门槛和监管的严格、查处的严厉,形成一个明确的导向,使银行的经营者不敢向中小企业贷款。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