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金融风暴看县域开发区的融资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3-04-05

    笔者曾在某县的县中详细了解融资的具体事宜,想看看地方政府下发的文件或通知,经办融资事务的县财政局一位副局长回答没有(我估计:内部的会办纪要肯定有),他说是这样操作的:出资人单位作为担保方,县财政局为开发区融资牵头,融资年利率为14.4%,每半年结息一次,到指定银行缴款,然后转换收据,收据上盖有融资方开发区财政所的公章,同时,出资人所在单位也加盖公章。融资过程就这样简单。开发区的民间融资非常顺利,仅用两天时间,在县中就募集1000万元,在县实验小学和现代教育中心也募集了1000万元,出资人的踊跃程度,超出了想象。出资人心态为:一是趋利性。高回报点燃了出资人的热情,更有甚者,自己手里资金不宽裕,还从别处借钱来融资。二是盲从性。开发区的的融资,仅是口头上的信用担保,手续不太完备,期限也不明确,却无人关心政府的文件或通知有没有;更没人关心政府的负债经营,能不能抱回金娃娃,出资金人是否可以从中分一勺羹;大多是看到别人集资了,自己也就跟着集资。三是侥幸性。对融资的收益上心存侥幸,也许筑巢就能引凤,借鸡就会下蛋;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心存侥幸,即使融资的效益不理想,毕竟融资涉及的面很大,到时地方政府也是无法回避的。 
    三、从次级债风波的形成,想开发区融资的潜在风险 
    次级按揭贷款的贷款者,往往高估了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房屋购买,采用递增的还款方式。三四年后付不起利息的人越来越多,未能如期还款而被收回抵押房屋的美国人不断增加。导致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和银行不得不成为房东,大量房屋被收回空置,引发房价下跌。问题远非仅仅到此,在发行次贷时,为了资金尽早回笼,再去争取更多的次贷市场份额,不遗余力地通过投资银行,将把这些次贷打包,发行债券,包装上市。经过着名评估公司的信用评级、知名保险公司的风险担保等等,使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过于复杂,透明度反而降低,市场参与者无法获得透明、可信的信息。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以及各个环节的杠杆 
    率的不断放大,加大了与次级贷款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与冲击力。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前的杠杆率竟达到了三十倍。美国奉行的是政府不干预政策,一切由市场来约束,依靠金融机构自身的监管形同虚设。金融风暴还与道德风险的存在有一定的关系。美国金融机构高管们令人羡慕的高收入,往往是与公司的益绩挂钩,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必然使得收益的最大化具有相当诱惑力。 
    某县域开发区的的融资,属于地方政府债还是公司债,无从认定,但潜在的风险是不容忽视的。一是推出时机。当前经济的宏观背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华尔街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产生了冲击,无论从媒体报道,还是走街串巷作实地调研,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影响到何时能结束,现在谁也下不了定论,此时推出融资是否合时宜,有待商榷。二是透明度风险。透明度在识别风险、评估其严峻性时是必须的。某县域开发区的的融资,可行性认证的过程、资金的募集、资金的管理、资金的的使用和全过程的监督等等,可供考究的公开信息很少,透明度的降低,极易产生风险。三是道德风险。由于某县域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也存在着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这样在募集资金的使用中,道德风险就不可避免。 
    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发展主要是个人和企业家的事情,政府的主要职能则是维护公平和正义,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政府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就已经很了不起。而凯恩斯的观点: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从这个角度看,地方政府在开发区的建设中也可以有所作为。因此地方政府应做好系列工作。比如改善软环境建设比起硬环境建设更加重要。设法提高工商、税务、金融、通讯、交通、电力和治安等等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开发区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在辖域内企业上下游的的产业配套上,多下些功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体系,帮他们牵线搭桥。这样,开发区就可以用低成本,给企业带来大实惠。再者,提高开发区政策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让市场纪律发挥作用是关键。提高了透明度,就会让出资人和社会公众,参与了资金运作过程的监督,从而确保融资的效率。最后,要完善开发区的运作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从制度上严惩和防止道德风险的产生。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