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剧场座椅送风热环境实测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8-24
摘要 通过实地测量对某剧场座椅送风作了研究,考察了座椅送风的实际运行情况和相关测点的温度;同时对人员的热舒适性进行了问卷调查;给出了座椅送风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 座椅送风 热舒适


1 引言
  
  座椅送风是近年来在影剧院、会堂及场馆等固定座位的场所被较多运用的一种送风形式[1]。其送风口和座椅相结合,有的即为座椅的底座,将处理过的空气直接送入人体就座区,有的风口设置的座椅的背部,一次气流送入椅背,诱导周围的空气后送出。
  在底座送风口型的座椅送风中,送风温度一般低于室内设计温度2~4℃左右,关以很低的速度送出(一般小于0.5m/s)[2]。由于速度小且温度低,因此送入空气不会和室内原有的空气形成掺混,而是沿地面流动,形成较冷的空气湖。当遇到热源(人体)时,空气被加热,受浮升力作用,单向向上流动,形成羽状流动,带走热源产生的余热和余湿,同时带走污染物,从位于房间较高位置处的排风口排出。因此,座椅送风可以为人员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3],是置换通风的一种具体形式。
  
  但由于送风风口的限制,座椅送风风量不会很大,可以承担的负荷有限,根据国外的研究表明,在办公室环境中,座椅送风可以提供的最大冷量为40W/m2[4]。当负荷加大时,可以加大通风量,或加大送回风温差来维持空调要求。然而,如果加大通风量,势必要提高送风的速度,会使得地面附近的新鲜空气层加速流动,加之其温度较低,从而在人的足部产生"吹风感",当送风速度过大时,甚至会引起较大范围内与室内空气的掺混,破坏良好的空气质量,因此前者不可取。对于后者,随着送回风温差的加大,室内的温度梯度也会随之加大[5],而据ISO7730的要求,人体的对热舒适标准为垂直温度梯度应小于3℃/m[6]。因此若加大送回风温差,也可能造成不舒适。对于影剧院、会堂等人员密集的环境,我们对其室内条件,如建筑形式、围护结构、人员密度,使用时间等影响空调效果的因素了解有限,因此有必要进行现场测试分析,作出相应的分析与评价。
  
2 剧场概况
  
  实测的大剧场总建筑面积为62803m3,总高度为40m。整体建筑包括大剧场、中剧场和小剧场等不同空间,是一个以剧院为中心的化综合性建筑,分为地下2层、中段6层和拱顶2层。其中空调面积为35000 m3,以全空气系统为主。
  大剧场共有1800座,池座要用座椅下送风,送风口为圆柱形座椅送风器,直径140mm,高190mm,其上开有均匀布置的圆孔,开孔率为40%。该风口起到支撑座椅和送风的双重作用(见图1)。
                    
                        图1 圆柱型座椅送风器
  
3 测试过程及说明
  
  本次测试安排在剧院的一次实际演出过程中,演出过程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空调处于正常运行工况。测试内容包括:每个座椅送风口实际风量的测量、观众席上不同人员附近的温度测量、人员热舒适问卷调查。
  风量的测量选择了一个典型的座椅风口进行,采用热球风速仪测得风口处送风速度,乘以风口的净面积,即可算得实际送风量。
  温度的测量是在出风口处、人员的踝部、膝部、臂部、额部分别布置测试自计仪,测量出风及人体敏感部位处的温度。图2给出了受试人员周围的温度测点布置示意图,表1则给出了各测点位置离开地面的距离。测试中,共选择了三名观众作为受试人员。由于每名受试人员的放热有所差别,因此人员附近的温度也是不同的。
                        
                          图2 温度测点布置
  
           测点位置                        表1

测点编号12345
位置出风踝部膝部臂部额部

  热舒适性调查在演出过程中进行,共分类六个时间点,分别为:(1)入场时、(2)静坐十分钟后、(3)静坐30分钟后、(4)静坐一小时后、(5)静坐1.5小时后、(6)静坐2小时后(演出结束前)。对这六个阶段进行热舒适性调查,内容包括对整体热感觉、局部热感觉有无吹风感和可察觉空气质量的逐时投票。
  
4 测试结果与分析
  
  4.1 风口风速与风量
  
  座椅送风风口为均匀开孔,但上下各排小孔处的风速并不相同,其实测特点为上大下小。最上排小孔处的速度约为0.8m/s,最下排小孔处的风速约为0.2m/s,平均风速为0.4m/s。得送风风量为48.23m3/h,和设计风量基本一致。
  4.2 送风温度
  测试过程中,送风温度都比较稳定,最大值为19.3℃,最小值19.5℃,平均19.4℃,为设计送风温度。
  4.3 受试人员附近温度分布
  (1)受试人员1温度分布
  图3给出了受试人员1附近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表2给出了受试人员1附近的温度的平均值。
       
                        图3 受试人员1附近的温度分布
  
          受试人员1附近温度的平均值                       表2

受试人员1测验点12345
平均温度(℃)19.520.822.523.723.0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各测点的温度都比较稳定,温度的波动在0.8℃以下。从送风口到人员踝部的水平距离中,温度升高了1.3℃。在置换通风中,空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吊顶的温度一般高于其他壁面的温度并向其他壁面辐射热量。当室内热交换达到稳态时,地面将这部分辐射热量以对流的形式传给风口送出的冷风,所以地面对出流空气有加热的作用[7]。从踝部到膝部0.4m的距离中,温度升高了1.3℃,从膝部到臂部0.2m的距离中,温度升高了1.2℃,相反的,从臂部到额部0.5米的距离中,温度降低了0.7℃。整体温度升高了3.5℃,其中地面温升按1.3℃计,则点总温升的0.37,说明地面对空气的加热作用不大。
  人臂部到额部的温度降低,可能是送风时,一部分冷空气在椅子背部形成向上的气流,由于这部分气流不接触热源,因此温度基本没有升高,当通过顶时,与人体前面的气流汇合,使得到达额部的温度有所降低。
  根据这种温度分布的特点,无法对整体气流的温度分布进行分析。但是可以看到,温度梯度在臂部以下还是很大的,以臂部和踝部为例,其温度梯度达到4.8℃/m。同时,可以计算空气带走的冷负荷:
    
  受试人员1,为成年男子,当日着装为短袖衬衫、长裤和皮鞋。其在室温25℃时的统计散热量为67W,座椅送风带走的热量稍低于这个数值。
  (2)受试人员2温度分布
  图4给出了受试人员2附近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表3给出了受试人员2附近的温度的平均值。
      
                     图4 受试人员2附近的温度分布
  
  
            受试人员2附近温度的平均值                       表3

受试人员1测验点12345
平均温度(℃)19.321.723.525.023.2

  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到,地面对空气的加热作用较大,约为2.4℃,从踝部到膝部0.4m的距离中,温度升高了1.8℃,从膝部到臂部0.2的距离中,温度升高了1.5℃,相反的,从臂部到额部0.5m的距离中,温度降低了1.8℃。整体温度升高了3.9℃,地面温升占总温升的0.62。
  在这个测试人附近,空气温度了发生从臂部到额部的温度降低。因此无法对整体气流的温度分布进行分析。其他特点与测试人1的相似,只是温度变化的幅度加大,相应的温度梯度也增大了,以臂部和踝部为例,其温度梯度达到5.5℃/m。同时,可以计算空气带走的冷负荷为63W。受试人员2,为成年女子,当日着装为短袖衬衫,长筒裙和凉鞋。在室温25℃时的统计散热量为57W,由座椅送风带走的热量比这个数值略高。

  (3)受试人员3温度分布
  图5给出了受试人员3附近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表4给出了受试人员3附近的温度的平均值。
      
                     图5  受试人员3附近的温度分布
  
             受试人员3附近温度的平均值                      表4
受试人员1测验点12345
平均温度(℃)19.621.024.524.324.2

  据测试温度的曲线来看,测试人员3的测点总体温度存在起伏,总体稳定。这是因为,测试人3为本次实验的具体测试人,整个测试过程中,都需要不定期的安排测试和调查,因此其测试数据不能代表一般静坐的测试人。但可以以时间段20:00~20:35为采样时间,各测点温度基本平稳。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地面对空气的加热作用一般,约为1.4℃,从踝部到膝部0.4m的距离中,温度升高很大3.5℃,从膝部到臂部0.2℃的距离中,温度下降0.2℃,从臂部到额部0.5m的距离中,温度降低了0.1℃。整体温度升高了4.6℃。空气带走的冷负荷为74.5W。受试人员3为成年男子,当日着装为短袖T恤衫,长裤和皮凉鞋。在室温25℃时统计散热量为67W,座椅送风带走的热量比这个数值略高。
  (4)比较与分析
  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受试人员1、2、3的特征参数整理如表5:
  
              受试人员的特征参数                      表5

12345678
测试1
成年男子
23.0
(19.5)
3.5
(4.8)
6
膝一臂
3.21.30.3756.8
(67)
测试2
成年女子
23.2
(19.3)
3.9
(5.5)
7.5
膝一臂
3.52.40.6263.0
(57)
测试3
成年男子
24.2
(19.6)
4.6
(4.7)
8.8
踝一臂
4.21.40.374.5
(67)

  其中各项含义如下:
  1. 测试人序号,代表类型;
  2. 额部温度(送风温度),℃;
  3. 踝部和额部的温差,(踝部和臂部的温差),℃;
  4. 最大温度梯度,出现位置,℃/m;
  5. 踝部和额部的温度梯度,℃/m;
  6. 送风到踝部的升温,℃;
  7. 地面处温升所占比例,θf
  8. 冷负荷(统计冷负荷),W。
  根据各测点温度变化,整理成右图6。
                      
                       图6 受试人员各测点温度变化比较
  
  根据以上的测试数据图表,可以得到,在一般静坐条件下,踝部和额部最大温差小于4℃,但是最高温度不是出现在额部。这可能是由于存在自椅背向上的贴附气流而形成的。地面部分的送风温升变化很大,占总升温的0.37~0.62,符合[8]的范围。考虑到送风分流问题,只有一部分送风气流被加热。则总风量的平均温升变小,所占总温升的比例也随这减小。同时,在测试过程中,温度最高点不是出现在额部,而是出现在臂部,从而使得从踝部到臂部出现更大的温度梯度,远高于标准范围。但是由于出现的部位一般都有衣服遮挡,因此人员感受的温差,不是很强烈的冷感,使测试者感到不舒适。
  对于有轻微运动的测试人,其温度分布与静坐下的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额部与膝部的温度变化小,由于测试数量的限制,这里只是一个特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4 热舒适性投票结果与分析
  座椅送风热舒适调查问卷共发出9份,收回有效问卷9份。表6为投票人的序号与其当晚的着衣特点,*表示没有记录。
  
          热舒适投票人的序号及特点                        表6

序号性别年龄上装下装其他备注
160长袖单外衣长薄裤凉鞋 
233短袖衬衫 长 裤皮鞋受试人员1
327短袖衬衫 长筒裙凉鞋受试人员2
425短袖T恤  长 裤皮鞋受试人员3
551短袖衬衫 中长裙皮鞋 
679短袖衬衫 长 裤* 
784短袖衬衫 长 裤* 
860短袖衬衫 中长裙凉鞋 
921短袖连衣裙 凉鞋 

  (1) 热感觉投票
      
     
  热感觉投票,采用标准PMV热感觉标尺[9]
  从热感觉的投票,可以看到,大部人员总体感觉凉爽。在刚入场时感觉适中或微热,而在经过30min左右,人员的热感觉基本都达到适中或凉爽,随着时间的延伸,人员的逐步增加了冷的感觉,而且习惯了这种感觉,在时间为1.5h后,感觉趋于定值,体现为凉爽。可以看出,对于总体的热平衡,19.4℃的平均送风温度是合适的。
  (2)局部热感觉投票
  人员的局部热感觉采用五点方式,对人员的额部,颈部、臂部、膝部和踝部分别进行投票。对于额部的感觉,所有的投票人在整个过程中,都选择适中,说明额部的感觉是适宜的。对于颈部的感觉,在刚入场时,大部分投票人选择适中,而在演出进行到30分钟后,有2位投票人觉得较冷,在1小时后,感到冷,然后适应。这可能是由于分流的送风空气,直接到达颈部,因此引起了冷感。臂部感觉变化很大,但是没有投票人感觉热。膝部和踝部,在入场时,有几位投票人感觉较冷,其他人感觉适中,在演出中,大家逐渐加重了冷感。可见,由于座椅送风风口离人员较近,送风与室内空气参混较少,容易在人员座位下方部分产生不舒适。且因为座椅设计的缘故,气流在椅背处形成贴附直接到达颈部,造成不适。
  在所有的投票中,没有感觉较热或以上的投票。
  (3)吹风感投票
  在入场时,7位投票人没有吹风感,随着演出进行,其中的三位,有吹风感,但是选择了能够接受,其余的人则没有吹风感,并保持以演出结束。其他两投票人,选择了有吹风感,但是较舒服的选项,并且保持到结束。没有人选择不能接受。这说明,在设计的风量下,该座椅送风的送风速度是很小的,未造成不良的感觉。
  (4)可察觉的空气质量投票
  绝大多数人对于觉察到空气质量选择一般,有些投票人在整个过程中,选择好。没有其他选择。这说明,置换通风的空气质量还是令人满意的。
  
5. 结论
  
  本次测试对一场演出中座椅送风的送风温度、人员周围的温度分布以及人员热舒适投票分别作了考察。测试结果表明:
  本次测试对一场演出中座椅送风的送风温度、人员周围的温度分布以及人员热舒适投票分别作了考察。测试结果表明:
  (1)该座椅送风系统运行基本良好,且在设计风量和设计送风温度下能将人体散发的热量带走,并提供了较好的空气品质;
  (2)座椅送风的出风受到地面的加热作用,其温升占总体温升的比例变化较大;
  (3)座椅送风的出风存在着分流情况,一部分气流贴附着椅背自下而上进入人员颈部,致使人员有冷感;
  (4)由于存在着出风分流,座椅送风的最高温度不是出现在额部,而是臂部。且从踝部到臂部的温度梯度比踝部到额部的温度梯度大,超出了标准范围。但因为这些部位都有衣服遮挡,因此人员感受的温差不是很强烈。
  (5)座椅送风中的气流速度都比较小,人员未有吹风感出现。
  
文献
  
  1 范存养,大空间建筑空调设计及工程实录,北京:建筑出版社,2001
  2 KRANTZ KOMPONENTEN. Product introduction. Germany, 2001.
  3 Yuguro Li, Mats Sandberg, Laszlo Fuchs. Effects of thermal radiation on airflow with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Energy & Buildings, 1993, Vo1.19.263~274
  4 A.K. Melikov, J.B. Nielsen. Local thermal discomfort due to draft and vertic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 rooms with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ASHRAE Transactions, 1989, Vo1.95. 1050~1057
  5 Elisabeth Mundt.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systems-convection flows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1995, Vo1.30.129~133
  6 ISO 7730, 1993. Moderate thermal environments-Determination of PMV and PD indices and specification of the conditions for thermal comfor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7 Elisabeth Mundt. The performance of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system: [Ph. D thesis]. Sweden: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6.
  8 Xiaoxiong Yuan, Qingyan Chen, Leon R. Glicksman. A critical review of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ASHRAE Transactions, 1998, Vo1.104.78~90.
  9 ASHRAE, 1992. ANSI/ASHRAE Standard 55-1992. Therm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human occupancy. ASHRAE.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