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服务于教师教育改革的内容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逸群 时间:2010-08-16
 摘 要:本文对教师的内容进行了阐述,从树立健康的教育理念、学习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教育实践知识和构建完善的实习制度四方面建立了理念——知识——实践一体的教师教育内容。

    关键词:教育学院 教师教育

    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我国的教师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进入21世纪,面对信息化社会和知识时代的到来,全球化人才资源竞争愈演愈烈,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和严格。我国教师教育也正处于这样一个性的转折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原有的师范教育显露出了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教师教育要发展,就需要改革。

    在目前进行的教师教育改革中,师范院校已不再是教师教育的唯一场所,综合大学也逐渐加入到了教师教育的行列,并将教育的“重担”落到了教育科学学院的“肩上”。在教师教育的落实中,教育科学学院服务于教师教育改革的途径、内容和方法上都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检验,以期不断达到完善。本文就教科院服务于教师教育改革的内容做些理论探讨。

    一、树立健康的教育理念

     “健康”原意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且有健全的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状态或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亦用以形容其他事物正常而没有缺陷。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这里用“健康”来形容教育理念,也就是指要形成正常、良好、健全、没有缺陷的教育理念。

    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中不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教师自身发展方面,教师的学习状况、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途径不尽如人意,尤其在学习观念上基本认为作为教师,学习已经结束;教学方面,课堂缺少活力,教师和学生缺少创新思维、缺少创新能力已成为普遍共识的问题;师生关系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够和谐,比较僵化,相互间缺少足够的尊重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师生中不能够珍视生命的事件已经出现。等等如此这般的情况或事件的出现发生,可能目前还不占多数或没有成为主流,但如果不能及时在观念中纠正和在实践中改正,其产生的后果将不断扩大影响以至产生严重结果。对于教师中出现的种种状况,解决办法首先要从树立健康的教育理念上开始。下面,就介绍几种当前国际上和国内影响较大的教育理念。在教师教育中树立这些教育理念,并将这些教育理念进行消化吸收、实践运用、传递继承。

    (一)终生教育理念

    终生教育概念的核心是从时间维度出发进行的概念界定,是指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形态,是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当今比较有影响的终生教育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朗格朗关于终生教育概念的论述、《学会生存》的观点、《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关于终生教育概念的观点。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认为终生教育建立在四个支柱的基础上,这四个支柱是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二)生命教育理念

    生命教育是一个新开拓的研究领域,将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建立在每个学生个体生命基础上的。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一种活动,教育活动所应当关注的是学生个体的生命。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一种活动,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更要促进学生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健康发展,因此教育不但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理解生命,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更要引导学生能够丰富心灵、培养灵性,进而实现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

    (三)反思理念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审视和分析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师的自我觉察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水平得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获得不断发展。树立反思理念,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要做到: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其次,掌握正确、有效的反思方法和途径;再次,将教育实践的反思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归纳出。

    (四)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智慧品质的教育;第二,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教育;第三,创新教育是体现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第四,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第五,创新教育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

    (五)合作教育理念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而忽视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产生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目前很多现象已充分表明了缺失师生人际关系造成的学生心理发展上的“灾难”和由此产生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和要求下,出现了以师生关系为视野的当代合作教育思潮。

    合作教育主张在师生人际关系上摒弃权力与服从,建立平等、健康的师生人际关系,学生没有强制地学习,教师从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对待学生。他们强调在教育中应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合作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与学的合作;师生在人际交往中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协作;教师努力创造合作的氛围,让学生处在一个合作的集体中,相互学习,相互沟通,在合作中培养能力,获得知识,发展个性。

    二、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

    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在这四个方面的知识中,本体性知识和文化知识不属于教科院所要传授的范畴,教育学院所要进行的是对条件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对此进行运用的指导。教科院教师教育的内容的第二方面——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就是要求学生具有系统的条件性知识。

    在传统师范性教育中,进行条件性知识教育是“老三样”课程,即:教育学、心和学科教法。“老三样”课程体系、内容陈旧,讲授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距较远,学生容易产生学时感到乏味、学后觉得无用的感觉和体验。

    在教师教育进行改革时,条件性知识的内容就不能再仅仅局限于“老三样”课程,而要让学生能够掌握系统的条件性知识。通过课程设置改革,将教育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固然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要加入更多内容、更多形式的课程,如:当代教育思想、教育思潮的演变、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课程理论与课程创新、中小学教育改革研究、教学策略、课堂管理、师生沟通的、教育评价与测量、优秀班主任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等等。多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深入细致地了解教育这门学科的宏观结构,多内容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完整地理解教育这门科学的内涵,从而使学生对教育因理解而热爱。

    三、掌握扎实的教育实践知识

    教师专业要求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教师应具有自觉研究的意识,更应该具有研究的能力。培养教育研究能力就要通过学习教育研究方法、研究报告写作等,并且通过运用使学生具备教育研究能力。

    此外还要具有教学实践能力。教育实践能力首先具有组织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教材能力和板书能力等,这些能力通过训练可以具备。其次学习多媒体和教育技术、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熟练掌握这些教学辅助手段。

    四、构建完善的实习制度

    实习在教师专业发展生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就必须构建完善的实习制度。如何构建完善的实习制度?这还需要从分析实习现状入手。

    (一)毕业生实习现状

    目前我国毕业生实习制度与教师专业化要求相比差距很大,现状令人堪忧。制度与现状的不理想,集中表现在:

    第一,时间安排不合理。实习一般安排在6月份,而学生毕业后9月份即成为要对教学和学生负责的教师,中间跨度大但跨度时间短,并且实习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没有机会进行补救。

    第二,时间短。一般只有6周左右,在这样的时间里只能进行比较仓促地试讲、听课和实讲;第三,实习过程中缺少反馈阶段。由于缺少反馈,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反映或者反映出来后得不到及时改进。得不到改进就存在了隐患。

    第四,实习制度不完善。毕业生进入工作领域后按规定有一年的见习期,在见习期内的专业指导也—般由工作单位来完成,原培养学校基本上是不予介入的,见习期结束一般也没有客观的性的评价;

    第五,实习经费短缺。

    第六,学校和实习学校缺少合作。缺少合作,使得实习学校的教师对待实习学生的态度多为冷淡。

    更有甚者,个别学校由于经费和基地等问题而使实习工作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找实习学校,因为地点分散,不能每个地方都配备指导教师,最后由学生自我的实习单位开一个证明回来了事。没有良好的指导和监督,不能很好地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对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没有保证。

    (二)相应措施

    针对实习的现状,改变和解决这些问题,相应措施如下:

    第一,调整实习时间安排,从6月提前到学期开学时,    第二,实习时间加长,由6周增加到12周左右,达到其他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第三,在实习过程中加入反馈阶段,    第四,借鉴美国教师教育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的教育实习体制(即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与中小学三方联合,共同组织教育实习),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联系,做好常规性见习、实习工作的同时,可以考虑将现有的实习基地学校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与其结成伙伴关系式的共同体。

    (三)建立实习模式

    在为期12周的实习中,建立听课——试讲——实讲——反馈——实讲——汇总的实习模式。

    第一,听课三周。在实习的前三周里,进入到中小学听优秀教师讲课,为实习的准备阶段、听课一为进入角色做准备,二为熟悉中小学课堂教学:同时为自己的实习立下明确的目标。

    第二,试讲一周。试讲在本校进行,由本校教师进行指导,为实习的预热阶段,在试讲的一周中,熟悉中小学教材特点,结合教学法,进行备课——讲课的全过程练习,注重教学教法、教学技巧的训练,同时注意语言、仪表的训练。试讲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实讲三周。由本校教师和实习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在实习学校进行实讲,这是实习的实战阶段。在这一阶段,实习学生真正进行课堂教学实习。

    第四,反馈一周。学生进行实讲后的反馈总结,是实习中期的反馈阶段。三周的实讲。学生明确了实讲中的问题,结合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反馈总结,为下一步的实讲做铺垫。

    第五,实讲三周。再次的实讲,是对反馈后的改进进行的实习,是实习的提高阶段。反馈后,明确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知道了改进办法,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进,在再次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

    第六,汇总一周。这是实习的最后一周,两次实讲后,对整个实习进行总结性的汇总。第二次实讲必然要比第一次实讲对实习、对教学有了更细致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后的效果以及依然存在的不足有了更清楚明白的认识。

    以上四方面就是对教师教育内容的初探,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集理念——知识——实践一体的体系,为教师教育更好的服务,为教育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