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资源县薇菜生产现状调查与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4

(2)野生薇菜产品质量情况
在该县2007、2008和2009年所收购的商品薇菜中分别随机抽取25条成品蕨量测其基径、株长和单条重,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从2007年至2009年商品薇菜基径及单株重量均略有降低。其中商品薇菜干基径由2007年的平均0.30cm降低到2009年的0.29cm;平均单条重则由1.02g/条降低到0.97g/条。而薇菜干长度则基本保持稳定。虽然方差分析表明上述变化并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它反映了资源县野生薇菜商品近年来质量存在退化现象的事实,且该结果与国内已有相关研究结果相符[3]。
    表3资源县近三年商品薇菜质量情况调查表4 2008、2009年农户采摘野生薇菜情况调查姓名所在乡镇所在村采摘薇菜干品(kg)采摘薇菜收入(元)2007年2008年2007年2008年邓建忠车田乡坪寨村70 62 3900 3750王林清车田乡坪寨村58 60 3300 3300邓建华车田乡坪寨村56 52 3360 2650候明车田乡坪寨村75 53 4260 3000候云车田乡坪寨村42 60 2400 3200陈才元车田乡石寨村45 50 2600 2700陈元清车田乡石寨村58 58 3000 2900陈茂元车田乡石寨村50 49 3000 2550赵生伟车田乡石寨村70 65 4200 3550阳进福车田乡石寨村55 46 3300 2450曾德路梅溪乡铜座村106 130 6000 6500曾培春梅溪乡铜座村75 90 4500 4500王军梅溪乡铜座村103 110 6000 5800王群达梅溪乡铜座村110 120 6200 6500王群海梅溪乡铜座村55 60 3000 3000曹智玉梅溪乡铜座村125 108 7200 5500收购日期乡(镇)村收购点数量(个)收购量(kg)4-6月资源镇晓锦村2 196004-6月资源镇天门村2 122004-6月资源镇文洞村1 60004-6月梅溪乡大湾村1 70004-6月梅溪乡坪水底4 296004-6月梅溪乡铜座村7 26300收购日期乡(镇)村收购点数量(个)收购量(kg)4-6月资源镇晓锦村3 202004-6月资源镇天门村2 105004-6月资源镇文洞村1 66004-6月梅溪乡大湾村1 72004-6月梅溪乡坪水底6 333004-6月梅溪乡铜座村9 289004-6月梅溪乡咸水洞4 162504-6月梅溪乡梅溪村2 87004-6月车田乡坪寨3 36504-6月车田乡石寨2 16804-6月车田乡脚古冲2 18004-6月车田乡黄宝1 6504-6月车田乡鸭头水1 7504-6月车田乡木厂1 550合计--38 1407304-6月梅溪乡咸水洞4 154004-6月梅溪乡梅溪村3 82004-6月车田乡坪寨3 36004-6月车田乡石寨2 18004-6月车田乡脚古冲1 16504-6月车田乡黄宝1 8304-6月车田乡鸭头水1 7004-6月车田乡木厂1 650合计--33 133530年度量测条数(条)基径(cm)长度(cm)平均单条重(g)2007 25 0.30 22.3 1.022008 25 0.29 22.0 0.982009 25 0.29 22.5 0.97(3)农户采摘野生薇菜及收入情况表4为资源县一些重点薇菜生产区农户2007年和2008年采摘野生薇菜数量及收入情况调查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所调查到的30户农户中,2007年平均每户采摘薇菜71.7kg,平均每户收入4120.67元,2008年平均每户采摘薇菜70.3kg,平均每户收入3776.67元。无论采摘数量还是户均收入2008年与2007年相比均略有降低。
    从单户采摘情况看,2007年采摘数量最高户为135kg/户,最低25 kg/户;2008年单户采摘数量最高130kg/户,最低20kg/户。2007年单户最高收入7,900元/户,最低收入1,300元/户;2008年单户最高收入为6,500元/户,最低收入1,100元/户。据被调查农户反映,个别高海拔地区农户年采摘薇菜收入甚至接近1万元。因此,薇菜生产是资源县高海拔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4)薇菜人工种植情况
资源县十多年来薇菜收购价格一直稳定在50-60元/kg,使野生薇菜越采越少,产品质量也略有下降。因此,当地一些群众从2002年即尝试进行薇菜的人工种植。但是由于栽培技术和栽培种苗等问题,薇菜的人工栽培在该县一直未能大面积推广。经调查了解,该县尝试人工种植薇菜的地区主要有梅溪乡铜座、坪水底、戈洞坪村和车田乡坪寨村的一些群众。
    2005年以前全县种植总面积不足4hm2,年产量不超过2,000kg。但经过近几年县科技局的大力宣传和技术推广,种植面积所有增加,种植技术也有所提高。据初步调查,2009年全县紫箕种植面积达20 hm2,年产量超过15,000kg。
    调查发现,群众人工种植薇菜主要采取挖取野生薇菜根兜集中种植和对野生薇菜地进行人工管抚两种模式。挖取野生薇菜根兜集中种植便于水肥管理和采摘,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效益好。但是种植成本较高,且需要有充足的野生苗种源。采取对野生薇菜地进行人工管护的种植方式省工、省力,但需要有密度较高的野生资源地供选择,且产量相对较低。据了解,群众对野生薇菜人工管护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补、烧、抚、盖”。
    补,即补植,通过补植使种植地块薇菜至少达到1000株/亩的密度。烧,即放火烧山,在野生薇菜生长密度较大的地方,在“立冬”后的适当时间开好防火线放火烧山,过火处的薇菜第二年会长得特别好。抚,即在野生薇菜生长密度较大的地方开展人工抚育,包括除去杂草、适当松土,施放一些肥料(化学肥料或农家肥料均可),均能获得满意的效果。盖,即每年冬季当野生薇菜苗地上部分枯死后,将周边杂草腐殖质一起盖放在薇菜根蔸部,通过保水保肥,薇菜第二年会生长得更好。
    3.资源县薇菜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开发建议
3.1当前薇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薇菜生产在资源县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历史,但目前仍处在群众自发生产阶段,且以野生资源采集加工为主,主要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
    (1)野生资源越采越少,且质量略有下降
薇菜产地群众的反映和表3的量测数据均表明,资源县野生薇菜资源在减少,且质量有所下降。从数量看,过去每个劳动力每天可以采摘野生薇菜生品70-80kg,而现在每天只能采摘到40-50kg。从质量看,过去每50kg薇菜生品可出干品5kg以上,而现在每50kg生品只能出干品4.5kg左右。
    (2)人工栽培缺乏种苗和技术
如前所述,资源县一些高海拔地区群众一直在探索薇菜的人工栽培。但是目前薇菜人工栽培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采用挖取野生苗的办法栽培,种苗困难,采集过程中工作量大,运输困难,种植成本高;二是栽培技术差,成活率较低;三是用挖取野生苗的办法种植薇菜,威胁生产区的野生种源,甚至还会造成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3)产品均为手工加工,质量受到影响
目前在资源县,群众加工薇菜均采用手工方法,即在产地周围设灶架锅,将薇菜生品杀青后捞出边晒边搓进行加工。如遇阴雨天气则无法干燥,产品长期堆积,造成品质下降,往往影响产品色泽和品质,产品一级率低。这种加工方法生产效率低,而且在野外设灶架锅还易引发山火。因此,探索薇菜的机械化科学加工方法势在必行。
    3.2资源县薇菜生产建议
(1)提高认识,将薇菜生产作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来抓薇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药用价值高,在荒山荒地种植还具有护坡、防止水土流失、抗大气污染等功能[4]。作为出口产品,近20年来薇菜收购价格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已成为资源县高海拔地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因此,资源县各级政府应结合全县旅游发展,利用其大量的高海拔荒山荒地,将薇菜作为一项特色旅游商品来开发,以发挥出薇菜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
    (2)与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联合攻关,解决薇菜人工种植种苗问题
从2002年开始,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资源县科技局联合在资源县开展了薇菜人工栽培试验,在利用野生种苗开展薇菜人工栽培技术方面已经获得成功,并且利用优良植株孢子进行有性繁殖种苗的技术也取得了突破。但是薇菜良种克隆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建议资源县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专门立项,与区内外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联合攻关,开展薇菜良种苗木培育攻关研究。
    (3)改进加工工艺和技术,提高薇菜商品质量
要提高薇菜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群众采集加工薇菜的效率就必须改进加工工艺。如四川省成都市2007年生产了一种“蕨菜、薇菜等高海拔野菜烘干机”;又如何义发、孙鹏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对薇菜脱苦,用0.2%氯化钙溶液保脆,再用300mL/L的醋酸铜或400mL/L的醋酸锌在pH值6时护色,具有良好的预处理效果[4]。资源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改进薇菜加工工艺技术研究和现有成熟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以大力提高薇菜品质。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