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经济圈技术创新省际面板数据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岩 时间:2013-02-15

 摘 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FDI又是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旨在通过研究环渤海经济圈的省际面板数据,找出差距,提出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等建议。
  关键词:环渤海经济圈;面板数据;技术创新;FDI

  1 引言
  当前,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结构还是以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为主,缺乏较短时间内能赶上发达国家所需的财力和更先进的技术。所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并举的道路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通过环渤海经济圈中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找出差距,为其今后的创新之路提出一些建议。笔者主要通过研究FDI这一关键因素对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来进行面板数据分析。
  2 FDI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2.1 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尽管本文考察的是技术创新能力与之间的相关关系,但由于理论模型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推导得来的。因此在做实证分析时,其他经济变量不满足模型的隐含前提或重要的解释变量被遗漏,估计的结论就会大受影响。因此,笔者把R&D内部支出和人员全时当量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中进行探讨。
  笔者选取环渤海经济圈(北京,辽宁,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2004-2009年共6年的数据来估计FDI对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各地区专利申请受理数,R&D内部支出和人员全时当量,取自2004-2009各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模型的核心变量FDI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各地年末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额。
  研究FDI对专利申请数量的影响效应要构造一个与生产函数类似的创新产出函数。再将其取对数,构造得出模型的基本形式表述为:
  ?1ny=c+a1nfdi+β1nrdi+γ1nrdp?。
  其中,因变量Y分别用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总专利申请受理数,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数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受理数来表示,作为衡量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替代指标。RDI用于表示R&D内部支出,RDP用于表示R&D人员全时当量。
  2.2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经过EVIEWS5.0面板数据模型的操作,模型中F2的估计值32大于显著水平1%下的临界值水平3.78模型中F1的估计值3.52小于临界值水平3.86可见这个模型形式设定检验是拒绝H2,接受H1。并且,经过Hausman检验,伴随概率1.00,模型无法拒绝个体影响与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影响。综上,需要建立技术创新能力的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同理,三种类型专利申请受理的模型也按这种分析方法进行。
  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与FDI的关系模型形式为:
  效应随机随机随机随机
  2.3 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四个模型总体的估计效果较好。对专利申请数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FDI,这种影响的回归结果都显著为正。从表中还可看出,这三个变量中,FDI对专利申请受理数的影响最大,弹性系数高达0.399。R&D内部支出的影响次之,弹性系数位0.164。R&D人员全时当量的影响不显著,未通过t检验,说明研发人员数量的增加对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专利申请数量提高的作用并不明显。综上可得,专利申请数量的提高,更多的是依赖于来自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
  虽然FDI对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一定的促发效应,但是FDI的进入并不能带来其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质性提升。从计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出,FDI对外观设计专利影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FDI每增加1%,外观设计专利数就增加0.817%。外观设计是三种专利中最为简单的创新,体现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示范效应和模仿效应,说明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总体上的技术创新还只处在简单模仿产品的外观设计及包装的程度上。FDI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与之差距很大。以上这些说明,环渤海经济圈的各省市往往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只是进行加工生产,难以获得核心技术。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