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奢侈品市场:被放大的虚荣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佳蔚 时间:2013-02-15
  被放大的“虚荣”。
  “推门走进会议室,如果你是男人,别人看你穿的鞋,如果你是女人,就看你手上的包。 ”这是陈小枚(化名)经常会遇到的情景。 “为什么要拥有奢侈品?这就是原因。 ”社会能见度2007 年 7 月 25 日,国际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在南京的首家专卖店开业,引发市民抢购。四年前,毕业于山东大学的陈小枚,从济南来到上海,进入一家咨询公司工作。现在,她拥有两个“高级包包”,一个爱马仕,一个LV。她上班的地方在高档写字楼,平常也要参加一些客户组织的酒会。这让她迅速认清了形势:“不要穿得让人觉得你是一个new hand! (新手)”最近,她正打算去买一双Ferragamo (菲拉格慕)的女鞋,因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酒会等着她。陈小枚说,身边的女伴也有去买A货的,也有节衣缩食两个月去买一件巴宝莉风衣的。不过,她认为“LOGO崇拜”的阶段已经过去,现在流行的是“圈子文化”,“要跟着你所在的圈子走。 ”
  黄四维介绍说,就在去年,几乎是一夜之间,表盘超大的沛纳海品牌腕表悄然兴起。这个原为意大利皇家海军制作精密仪器和腕表的品牌商,在中国采取的就是圈子营销的策略,甚至吸引了一批原来劳力士、欧米茄的佩戴者。“这就是圈子的力量。我知道的温州的一个圈子,如果不戴一块百达翡丽的表,是不好意思出门的。 ”黄四维说。
  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保罗·福塞尔在《格调》 (《class》)一书中介绍,在西方,皇室贵族血统成员是“公认的顶级阶层”,企业主则组成了“高级阶层”。一定程度上,皇室贵族承担着引导传统奢侈品的消费,而“高级阶层”和“有产阶层”则会追随,以“拥有奢侈品品牌而虚荣”。显然,这种“虚荣”在中国被放大了。黄四维打了一个比方: “总经理用一个LV,过几天,副总也用上了,再过几天,秘书也用上了,再过几天,普通职员也用上了,最后,他发现前台都背LV上班了。这时候,总经理就觉得自己的LV不是LV了,最得意的是前台,我都背总经理级别的包了! ”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评论是:“奢侈品就是始终把人维持在乞丐状态,却给他做皇帝的错觉。”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