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激励理论在我国地方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的运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郭亮 时间:2013-02-15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薪酬管理 励理论 运用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地方高校薪酬管理中大多只注意到薪酬的保健功能,而忽视了薪酬的激励功能,从而导致了诸多问题。而地方高校的薪酬管理必须要解决“什么能激励高校教师”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激励理论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我国地方高校薪酬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具备现实的可行性,通过制度的设计与调整能够有效地运用。
  一、我国地方高校工资制度现状分析
    (一)基础背景  
  2006年地方高校的工资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目前已完成了基本工资部分的内容,绩效工资部分的改革箭在弦上、势在必行。我国地方高校教职工的工资收人分成四部分,即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属于固定的部分,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则代替原来的各种津(补)贴和奖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9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10年1月1日起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会议明确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
    (二)我国地方高校工资制度的弊端
    1无法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地方高校的薪酬是学校对教师给学校所做的贡献,包括他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技能、经验与创造所付出的相应回报或答谢。而当前地方高校实行的工资制度的基础工资总体偏低,使得地方高校职工不能全身心地投人教学,而是通过职务提升或取得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通过“兼课”等形式来增加收人,这就偏离了制度原有的精神,造成本末倒置的局面。
    2.薪酬与绩效考核联系不紧密,“绩效优先”无法体现。单纯的高薪并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只有与绩效紧密结合的薪酬,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大多数地方高校都没有完整的考核制度,或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基本上年度考核不合格不得晋升工资的人数所占比例是微乎其微。此外,考核的时候更多的是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一些宏观的角度进行考核,大多数岗位基本只能进行定性考核。分配政策中存在着“平均主义”,把奖励当作是基本工资收人的附加,使得部分教职工形成了惰性,这样根本无法体现绩效优先的原则,奖金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作用。
    3.每年晋升薪级工资不利于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薪级工资的每年正常晋升,也是通过考核结果来确定的,而且对于个人来说增加的额度不能算大,可对于整个晋升薪级的工作全部做完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花费一定的成本。拿一所211综合性大学举例,在编的教职工4 000多人,一年每人只增加十几到几十元,既赶不上通货膨胀的水平,又增加行政办公的成本,甚至要在工资岗位上消耗两个编制的人力成本。
    4地方高校的工资制度无法可依,与公务员相比被差别对待。2006年7月1日我国实行了新的工资制度改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制定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公务员工资改革早已实施,公务员的利益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而事业单位人员因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地方高校人员调资和增薪无法可依,无法保障2006年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一出台,其工资改革政策相绷导以完善。公务员作为党政系统工资改革的先行者,工资和公务员津贴很快得以落实,并于2007年1月1日予以计发,已发放至今,而事业单位现在工资改革标准出台既低又迟,不利于提高高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自从2008年起,国家将一些事业单位审批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这也造成了一些矛盾的局面。这次工资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将公务员队伍与事业单位人员明确地划分开来。而这种选择性地审批参照公务员管理,一来无法可依,二来也无法真正解决事业单位及其人员与公务员队伍社会地位经济利益不均等的问题,非但达不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实际操作中还可能造成反效果。
    5.地方高校行政人员的工资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存在一定的偏差。地方高校与国家机关正式脱离,根据地方高校自身的特点实行了新的工资制度。地方高校的行政人员学历一般都在大专以上,新进的人员都在硕士以上,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是从专业技术岗位抽调上来,甚至有些领导同志还是“双肩挑”。因此,行政人员工资过低,势必影响到工作积极性,造成队伍的不稳定。目前地方高校行政人员的流动率较高,相同学历和求学背景,甚至毕业于同一高校的硕士生,只因岗位不同,岗位工资、校内津贴甚至在加班费上,行政岗位较之教学科研岗低一大截,于情于理于法都不能使人信服,怎能留得住人才?而且相同的工龄、工作年限和任职年限在地方高校和国家机关,工资待遇也不尽相同。这导致行政人员的重心放在转岗,或者是评职称上面,而一些领导干部不愿意待在地方高校,乃至事业单位,想方设法地往国家机关流动。

  二、激励理论在我国地方高校薪酬管理中的运用
    (一)薪酬管理“以人为本”使教职工的需求和目标相一致
    地方高校要想真正留住人才,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观念和体系至关重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制度,关键要了解教职工的需求。按照情境领导理论,领导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下属的活动,每一个下属在能力、意愿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因此领导者必须对下属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差异,从而实施不同的领导方式,才能取得最佳的领导效果。不同的下属,或者同一个下属在不同的时候需求都可能不同。相应地,从下属的角度来看,个体的努力是由它对目标的期望决定的,不同的人所期望的目标则不同。下属通过努力取得结果或成就,根据结果或成就可以获得报酬,不同阶段、不同背景的员工,其需要的报酬内涵不同,有人看重物质的,有人看重精神的,更多的人则是多元化的。若能通过薪酬使员工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就会激励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人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此时,单位在薪酬的支付上,对收人较低的一般教职工应多应用经济性的薪酬;而对于高层次人才,应将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工资较高但是缺少培训和发展机会,仍然缺乏吸引力和激励性。当教职工们的需要被满足时,他们就能够被激励,工作就有了积极性,单位也相对受益。反之亦然。此外,将经济性和非经济性的薪酬有机结合,适当缩短常规奖励的时间间隔,保持激励的及时性,有助于增强激励效果。薪酬管理并不是对金钱的直接关注,而是关注如何正确使用薪酬这一金钱的激励作用。即使薪酬总额相同,但其支付的方式不同,会取得不同的激励效果。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