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都市类报纸的经济报道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5

(摘要)都市类报纸的经济报道,要变指导性为服务性,要从市民视角观察、分析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增强经济报道的新闻性、必读性,要主动介入策划各类经济活动,扩展报纸的服务功能。

(关键词)经济报道  市民视角  策划  服务功能

贴近读者、贴近群众,使得一个时期以来都市类报纸在与其它报纸的竞争中后来居上,独领风骚。短、新、快、活,成为都市报新闻的特点与优势。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成了都市类报纸的劣势。对可读性、服务性的狭隘理解和追捧,使得这类报纸往往只关注于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和生活服务类新闻等,而对关注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并能及时反映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动向,满足读者思想需求的报道往往不够。

中国已经进入WTO时代,以社会新闻起家的都市报将以怎样的战略设计赢得新的竞争?都市类报纸几乎同时以不同的方式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经济新闻,用有别于传统综合类报纸的话语解释经济。

都市类报纸的经济报道,要求经济报道变指导性为服务性,变从生产者出发为从消费者出发,以市民视角,用市民语言,观察分析、传递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或市民关心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大量报道与市民相关或为市民关心的经济信息,剖析市民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提供广泛而到位的服务。

在具体报道中,突出两个重点:为城市建设造势,为市民生活解渴。城市是市民赖以生存的家园。城市建设事关市民切身利益,一座桥梁,一条道路,一个广场,一项工程,市民都极为关心。城市的点滴变化,市民都为之高兴。这些既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又是市民百姓关注的热点。为城市建设造势,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唱好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的需要。一张大众化、区域性极强的媒体,通过所在地的城市建设成就唱好“三颂",以日新月异的变化鼓舞人心,是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都市类报纸在组织大量的城市建设动态性报道的同时,还应着眼于强化新闻性及其思想性,精心策划从宏观上出深出新的报道。武汉市第三座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楚天都市报》发表消息《武汉,不再为桥“激动’’》,以人们对大桥的“情绪演变’’为新闻眼,通过人们的感觉趋于“平淡”,折射出时代变迁的“不平静’’。这则令人耳目一新、回味不已的报道,获得湖北新闻奖一等奖。

为市民生活解渴,就是要为市民提供实实在在、一点一滴的服务。这种服务主要包括生活信息服务、办实事和释疑解惑等。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求医问药,只要与市民生活相关、对市民生活有帮助的实用信息,都应该见诸报端;对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记者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行救助,为市民解决实际困难。

都市类报纸在采取更为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的取向,保持都市生活报纸经济报道大众化不动摇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强经济报道的新闻性、必读性,围绕市民关心的问题加大策划力度,主动介入策划报道各类经济活动,尝试在区域经济生活中扮演活跃的角色,以期扩展服务功能,干预经济生活,这是都市类报纸经济报道努力的方向。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