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境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文正 时间:2013-02-14

  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经济发展效应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市场经济进行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这一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从市场经济的运行而言,竞争和优胜劣汰支配着市场经济的运行,每个经济主体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效率来增强竞争力,高效率者得到发展,而低效率者被淘汰,从而推动社会生产效率提高,使社会的总供给高速度增长;而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规律不能扩大需求,因此市场经济表现为需求不足,但市场不能调节自身需求不足。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更多的是直接形成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扩大使市场容纳更多的消费资料供给,从而带动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而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扩大生产资料的需求,市场因此而容纳更多的生产资料供给,从而带动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这样,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效地扩大内需,使经济发展建立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有稳固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扩大国内市场空间,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我国农村市场长期需求不足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农民消费能力不强。造成这状况的根源主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较慢,农民和农民工的收入增长缓慢,消费能力有限。因此,扩大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的关键是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手段增强广大农民的消费能力。消费能力反映的是农民的现实购买力,消费潜力反映的是农民的潜在购买力。消费潜力转换为消费能力,还受到消费预期影响。农民消费预期较差是我国农村市场长期需求不足的另一个关键原因。很多农民考虑到未来医疗和养老等负担沉重,后顾之忧较多,消费信心不足,消费预期较差。因此,需建立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和持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体系,提高农民收入,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挖掘农民消费需求潜力,开拓农村市场。而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开拓农村市场就是开拓城市市场。开拓农村市场,疏通城市市场为农村市场提供生产和生活消费资料、输送技术和资金的渠道,既能促进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又为城市市场提供新的发展道路;而且农村农副产品和农业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市场,满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城乡市场双向交流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差别,引起国内市场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变化。需求总量与需求结构的变化引起相应的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结构的演变,从而引起相应的产业结构升级。从需求总量的视角而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能够增进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使国民收入总量增加,国民收入总量增加、提高城乡家庭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促使需求总量的扩大,需求总量的扩大引起生产要素结构的演变,进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升级。从需求结构的视角而言,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收入水平提高,个人的消费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消费结构从生存型为主向享受、发展型为主演变,日常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演变。在此演变进程中,教育、医疗保健、培训、服务等消费趋于增加。面对最终产品需求的变化引起整个社会的生产要素结构的变化,整个社会产品生产趋向耐用化、高质化与高附加值。在产品供求结构的演变中,产业结构升级趋于高级化。
  第二,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的需要。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可能处在缓慢复苏和结构转型的时期,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增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只有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效地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外部冲击带来的经济风险,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对策
  为进一步适应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本文对这一复杂问题的解决提出初步的政策建议:
  第一,选择适合地区资源禀赋的优势产业。地区间的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别,适合地区发展的产业也呈现异质性。正是这种差别形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不同效果。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该以具体的产业为依托,各地区应该以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市场导向为基础,做好产业规划,引导建立有竞争力的优势主导产业,并注意关联带动,引导关联产业的进入和发展,构建自我发展的复合型产业区。
  第二,提高农民的进取意识。农民摆脱农业低工资的进取心越强烈,愈能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此,要对农民进行激励和忧患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提高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主要参考文献:
  [1]吴靖.多维视角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城镇形态[J].宏观经济研究,2010.8.
  [2]Leamer,E.E.The Leontief Paradox,Reconsidered[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0.88.
  [3]袁欣.服务外包:概念、本质、效应[J].国际经贸探索,2010.9.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