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苏北发展的融资体系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沈爱华 时间:2010-06-25

我国欠发达地区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外流、有效供给不足一直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影响了这些地区的金融可持续。如何创新金融工具,改善融资体系,配置信贷资源,迫切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探索。本文以江苏的欠发达地区——苏北地区为例,描述该地区的融资现状,分析融资困难的原因,最后紧密结合苏北金融需求的特点,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苏北区域融资现状
  
  经济决定金融,经济发展是金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金融反作用于经济。近年来,苏北五市经济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存款高速增长,但苏北五市贷款却增幅缓慢,反映出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受到抑制。2004年,苏南五市新增人民币贷款1818.26亿元,占全省新增贷款额的79.81%,而苏北五市新增人民币贷款17247亿元,仅占全省新增贷款额的7.57%。从表1可以看出,2005年,苏北地区存款增长18.6%,而贷款仅增长7.7%。
  2004年至2005年,苏北五市贷款占存款余额的比例由61.8%大幅下降到56.1%。贷存比不仅大大低于国际上成熟的银行体系的90%,而且低于国内法人商业银行的70%,反映了金融机构在苏北五市经营较为保守,偏好流动性而宁愿损失部分盈利。以下两个方面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1、经济总量水平明显提高,存款余额大幅增长。从宏观环境上来讲,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利的产业政策,整个江苏地区乃至全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以及苏南和上海地区的部分产业转移,为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2、资金不断流出,贷存比不断下降。苏北地区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24:43:33,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近几年的工业贷款数据来看,工业贷款余额出现下降情况,由于本地农业和服务业吸收贷款能力有限,减少的贷款主要流向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地区,该部分贷款主要以本地金融机构存款上存或转存的方式进入外地金融机构,继而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放贷。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融资秩序较为规范、风险控制体系较为完善,单位融资成本和承担的融资风险低于苏北地区,加之苏南地区承载贷款的项目较多,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对该地区的贷款。
  
  二、苏北融资问题的成因
  
  1、现有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目前虽然苏北地区工业产业迅速发展,但是大部分规模小、产品档次低、成本高、市场占有份额少,生产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企业经济及社会效益均不理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符合商业银行信货支持对象的支柱产业项目不多。农业方面基本上是以传统家庭种养业为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产业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2、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苏北地区相对封闭,大多企业是原计划经济下转制而来的产物,内部管理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为逃避债主、税务、财政、债权银行、法院等部门的监督管理而采取多头开设银行账户,日常开支则直接使用回笼货款,导致财务资料不真实。许多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无法提供能正确反映企业生产和经营状况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报表,而商业银行则由于不能正确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还贷能力和项目前景,不敢轻易放贷。
  
  3、苏北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小,企业评级授信门槛高。目前,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在此背景下,各金融机构均严格控制贷款发放,实行严格的授权授信,超过一定规模的贷款须报上级行审批,而苏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信贷权限不断被上收,使得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很小。因此,大多数企业被排斥在银行的信贷支持范围之外。
  
  4、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不灵活。一是信贷管理仍然带有明显的计划管理体制色彩,贷款的投向及新增规模均由上级行在年初给基层行下达指标。二是基层商业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人员较少,很难主动发现和培育中小企业客户,而且放贷对象有很大的所有制偏见。三是激励机制仍不健全,基层商业银行信贷人员负有很重的收贷收息责任。这种权责不对称的信贷管理体制,严重抑制了信贷人员主动开展贷款营销的积极性。
  
  5、金融结构单一,金融生态环境不尽人意。苏北地区的融资渠道狭窄,以国有商业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为主,缺少其他金融方式,特别是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和风险投资基金,这与金融生态环境不佳有很大关系。一方面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建立,失信行为没有受到应有惩罚,许多企业通过改制逃废金融债权;法院执行“久拖不行”、债权受偿“有名无实”等花样繁多的违法违规行为严重侵害银行利益。而证券市场和风险投资基金对信息披露的要求相对于银行更高,信用水平的低下直接制约了苏北地区融资体系的发展。
  
  三、苏北融资问题的解决途径分析
  
  苏北地区中小企业占据半数以上,多数为粗放式经营,缺乏外来的管理经验与项目平台,因此,苏北地区融资体系改善的重点方向是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服务产业优化升级、吸引外来项目的融资体系。
  
  1、建立高效、覆盖面广泛的信用信息系统,完善信用评估环境,努力建设规范的融资秩序。融资体系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经营风险。对于这种风险,金融机构通过贷前审查和货后监督加以解决。二是道德风险。由于商业道德秩序不规范,企业为了获得贷款而弄虚作假,贷款风险将最终转嫁给金融系统。对于第二种风险,由于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企业的弄虚作假现象无法轻易被揭示,这种风险对融资体系存在着严重的破坏。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善融资机制,使得融资者做出自我选择来减少融资体系的整体风险,即建立覆盖面较广且高效的信用信息系统,完善信用评估制度,努力创造一个信用主导的融资环境。道德风险发生后,虽然融资者能够暂时获得利益,但融资者将会有一笔不良记录,信用等级也因而下降,这将直接导致下一次的融资困难。
  为了使信用信息系统真正高效运作,必须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只有这样,道德风险的代价才可以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从而建立健全商业道德规范。苏北五市可以根据地缘上靠近的特点,在地方人民银行的领导下和五市政府的支持下,合力打造一个共享的信用信息系统。这将对完善融资秩序、降低融资风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机构服务效率,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注重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应改进对客户服务的程序,压缩或取消不必要的繁琐程序,借鉴国内外现有经验,努力提高对客户服务的效率,尤其是满足对客户贷款需求服务的效率,从而在根本上减少客户申请贷款的时间成本。
  
  3、改变金融机构的传统观念,打破按规模、按所有制性质融资的惯例。从苏北现阶段的现实来看,融资体系作为支持的重要支柱,必须在充分强调 风险控制的同时,改变传统的按规模、按所有制性质融资观念,转变为在充分加强风险意识的前提下,按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信用水平融资的新的秩序,给予经营能力强、经济效益高且信用水平好的企业以最大的资金支持,使苏北经济富有生机和活力。
  
  4、开拓间接融资渠道,完善间接融资服务体系。与全国的情况类似,在苏北地区,间接融资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银行贷款方式几乎占据了间接融资方式全部的份额,其他间接融资渠道虽然已经存在,但其资金规模和使用效率决定了还无法真正成为有效的融资渠道。然而对于一个融资体系来说,每一种融资工具都具有其优点和缺点,贷款的方式虽然能满足不同资金规模的需求,但由于其一般采用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方式,很容易造成融资企业由于现金流不足而导致的财务危机甚至企业破产,另外这种方式由于银行将承担较大风险而会选择有一定的担保机制存在,所以这种方式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不仅存在着较高的风险,而且这种企业难以提供相应的担保,因此不是一种合适的融资方式。在开拓间接融资渠道的过程中,必须针对中小企业信用低、担保少和风险高的特点,根据苏北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当的解决方式。
  (1)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通过苏北地区政府财政和行政上的大力支持和地方金融机构的全力配合,建立国有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中小企业联合担保基金和股份制的担保基金,担保基金尤其是国有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在运作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采取切实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有着更加紧密和直接的联系。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其资金规模较小,限制了服务对象的范围而主要集中于中小企业融资,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也具有地域上的直接依存关系,具有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规模优势和交易成本低、监控成本低、监控效率高、管理链条短、层次少、经营灵活、适应能力强、控制风险能力强等比较优势。在苏北地区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是城市和信用社以及地区商业银行。随着城市和农村信用社逐步改制为中小银行的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小银行这一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凸显其强大的融资优势和作用。苏北地区政府应对中小银行的建立和业务拓展给予财政等手段上的扶持,加速其发展进程,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
  (3)发展融资租赁业。融资租赁业务作为一种企业获得融资的途径,与贷款相比,具有分期偿还本息、信用门槛较低、考虑时间价值后融资成本较低等优势,能够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融资租赁业务克服了中小企业由于流动资金有限、信用担保程度较低等各种不利于融资的因素,使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生产所需的固定资产的投入,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矛盾。
  
  5、鼓励和发展直接融资方式。在完善间接融资体系的同时,还需拓展直接融资渠道,给予融资者多种融资选择。
  (1)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股份制改造,明确企业产权,有利于企业治理的改善和企业股权融资。直接融资可以通过股权的方式把各方面力量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并通过企业运行机制的改善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注入活力。
  (2)发展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是一种以长期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某一产业,以追求因企业成长而获得长期收益为目标的一种投资基金。虽然其投资成功率比较低,但一旦成功则收益不但会弥补以前的损失,并且还将有巨大的盈利,根据这一特性,风险投资基金主要倾向于高成长性、高收益性的高科技产业。积极吸引和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将对苏北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在发展风险投资过程中,应保护好风险投资基金的退出收益。
  (3)鼓励具有较高资质的中小企业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中的中小企业板。我国证券市场中小企业板的建立为优质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苏北地区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将不断涌现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中小企业。积极推动并引导其上市融资,将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带动一批当地企业共同发展。
  
  6、承认民间借贷等非正规融资方式的合法地位,积极引导,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目前的民间借贷实际上是指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没有得到国家认可的、尚未纳入政府监管范围的金融形式。现阶段,由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分散风险机制还不成熟等因素,使得正规渠道资金的提供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民间借贷融资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只要不是非法集资,政府都应给予支持和鼓励。在苏北地区,工业企业通过正规渠道融通资金困难,成长中的中小企业为了筹集自身发展的资金,被迫向民间融资。苏北各地政府应对于这种行为给与高度的重视,由于国家政策上没有明令禁止,可给予民间融资以积极引导、支持和鼓励。
  但是应该看到,民间借贷作为一种非正规的融资方式,存在着诸多隐患,尤其当民间融资与行政干预和地下经济紧密结合时,它变得尤为危险。民间借贷的利息率一般都远远高于正规融资途径的利息水平。当企业通过正规渠道筹得的资金不足以支持发展时只得向民间借贷,资金使用成本随之提高,这将加大中小企业原本就脆弱的财务状况,容易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倒闭风险加大;另一方面,城乡居民将自己的大部分的积蓄拿出来投入到高风险的借贷中,一旦企业破产等风险发生则不但没有回报,就连自己的积蓄也将赴之东流。然而较高的借贷利息,使得居民都存在着侥幸心理,这样很容易让不法分子利用居民的这种心态钻空子、进行诈骗活动。
  因此,在承认民间借贷合法地位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这种民间借贷行为的公开化,允许相关的中介机构自发形成,并对其加强规范化操作,使得民间借贷整体浮出水面,实行透明化管理,将其逐步引入到与正规融资渠道同等的地位,形成竞争。在与正规融资手段不断进行竞争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不断改进正规融资渠道的服务质量,增加其服务的规模;另一方面可以使民间借贷利率形成理性回归的趋势,不但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金提供者的资金安全和较高的盈利。通过必要的规范化的管理,尽力避免民间融资不易管理而造成地区性金融危机。
  在苏北地区的融资体系得到完善、融资秩序得到规范后,苏北金融机构资金外流现象将逐步减缓。这对推动苏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带动苏北经济腾飞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