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企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肖小聪 时间:2014-06-01
       3、实行校企合作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之所以很多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毕业生,这跟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有很大关系。著名外语专家戴炜栋教授指出: “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是高校外语专业改革的方向。要稳妥和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复合型外语专业‘入主流’与‘有特色’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走出一条适应时代需求、为社会认可和欢迎的、符合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规律的路子。” 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侧重点不同。而高校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没有进行调研和分析,进而无法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要加强复合型、复语型人才培养力度。另一方面,企业误认为人才的培养应该由高校来完成,从而忽视了对人才的进一步培养。其实,企业和高校要实行联动机制,高校若能把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建立一种基于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办学的前景将会更加美好;企业若能主动联系高校,将企业需要的人才信息及时反馈给高校,并委托高校培养相关人才,实行订单培养,学校依据企业行业背景、技术特征和组织结构及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培养出的人才要符合订单的条
款[4],那么企业的发展也会更可持续。
        4、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教育体系。 
        复合型外语人才应具有敏锐的跨文化意识、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5]。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员工所在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加强外向型企业外语人才的企业文化培训,使他们了解中外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差异,在吸纳外国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了解本企业文化的传播方式、手段以及企业文化对企业重要性,对于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员工的职业归属感和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企业可以通过文化讲座、专题沙龙、电影赏析、历史介绍或主题演讲等方式为员工构建企业文化教育体系。
        5、员工要坚持进行自我培训。
        根据麦可思公司(MyCOS)《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中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8个本科专业中,英语专业又被列入其中。暂且不讨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毕业生在企业要有忧患意识,要自我加压,自我完善知识结构,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某一领域有自己的一个清晰的人生规划并不断加强自我学习,自我增值,才能拓宽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
        四、结语
        外向型企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是一个立体培养模式,需要员工个人、企业和高校 “三位一体”,共同协作,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为员工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为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提供组织和环境保障;高校要以需求为导向,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员工个人更要有自我提高的意识和行动,积极主动开展自我培训,不断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更好地实现自我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Breton, Albert, 1998,“An Economic Analysis of Language”, in Economic approaches to Language and Bilingualism, Department of Public Works and Government Services, Canada.
[2]白心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J].企业研究,2010(10):73-74.
[3]王建军,王静存.复合型外语人才现状与就业需求调查报告——以唐山市为例[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1-14.
[4]赵子然.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研究[J].理论界,2006(12):133-134.
[5]范洁,赵永欣等.构建中外企业文化教育体系 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J].商场现代化,2008(5):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