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与控制策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艳萍 时间:2014-06-01

 摘要:目前,许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并不对赊销交易进行单独管理,没有详细的管理制度,导致业务部门盲目放账、滥用信用资源,企业遭受巨大的应收账款风险损失。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特点,结合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了适合中国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中小企业;控制策略

  一、中小企业特点分析
  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设计应收账款的管理流程时就不能忽视其特质。现阶段中国中小型商业企业比较普遍的特点是:(1)由于企业本身人力和财力不足,在产品的广告和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有限,部门机构设置简单,从而在人员职责分工上不精细,常常有一人充当多面手的情况;(2)经营范围小,业务单一且业务量小,常无法分散经营风险,同时其经营管理相对简单,无须进行复杂的生产管理,比生产类企业的管理相对简单;(3)“强销售、弱财务”,财务部门对企业经营战略等重大决策的影响力要远远小于销售部门。通常认为销售部门是企业利润的重要创造者,而将财务部门看成是“成本中心”。企业的“一把手”通常具有很高的权威和号召力,拥有大部分事件的决策权,企业基本处于“人治”的状态。这些基本特点决定了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模式的特殊性。
  二、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中国中小企业经营中,应收账款的管理一直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企业“三角债”问题曾在中国业界肆虐一时,拖垮了一批中小企业。当时,企业“赖账”成风,且愈演愈烈,社会的信用状况极为恶劣。
  中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意识淡薄。西方调查机构的调查显示:在企业十几项管理中,西方企业把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战略管理、生产管理等,而中国的一个调查却显示,51%的企业根本没有听说过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而有系统、完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职能的非外资企业只有不到0.1%。目前许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并不对赊销交易进行单独管理,没有详细的管理制度,导致业务部门盲目放账、滥用信用资源,企业遭受巨大的应收账款风险损失。
  三、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买卖双方对应收账款存在着不同预期,使赊销得以存在
  从企业方面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争取销售优势赊销政策,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如果企业觉得其收益会大于风险,就会愿意实行,把赊销作为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方式,相当于一种投资。如果经营环境较好,企业管理得当,应收账款的风险就会较小,企业就会占领更大的市场,得到更大的销售额,获取更大的利润,显然就是一种好的投资;只有外部环境欠佳,企业管理又跟不上,大量的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应收账款的风险才会很大,才是一种失败的投资。采取赊销的企业往往都抱着好的预期。
  而对于欠款方来说,获得赊销货物,相当于成功地无息融资,也就无异于空手套住了白狼,减轻了自己进货的资金负担。这部分货物变现后,自己拥有的时间越长对自己越有利,如果能够不还而据为己有,那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最好不过。因而,欠款方更愿意赊销,条件允许的话,更会想方设法地拖延付款期限,甚至拒付。
  (二)企业缺乏风险意识
  目前中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销售而忽视对应收账款系统规范的管理。据邓白氏国际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2004年开展的对中国企业信用管理情况的调查显示,约有73%的企业使用账龄表,是所有信用工具中使用最广泛的一项。为了抢占市场,扩大销售,一些企业在进入当地市场之初,为了尽快地打开营销局面,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度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采取与客户签订短期的、一定赊销额度的销售合同来吸引客户,扩大其市场份额,虽然这对占领市场有一定的作用,并且获得了较高的账面利润,但这种做法忽视了流动资金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不能及时收回的问题。
  (三)竞争激烈,企业产品竞争力不足
  不论是卖食品的还是卖电脑的,从日用百货到高科技,各行业当前几乎都是买方市场。一些企业在规模、技术、成本、营销策略等的诸方面或某一方面不具备优势,产品竞争力不足,导致其市场占有份额较小,而其生产能力却大于其生产份额,为了扩大销售,增大市场份额,壮大自己,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就可能做出相应的让步,如产品试用期久一些、货款回款期长一些等等,使产品的应收账款从数量上和时间上都大大增加。随之企业应收账款数量增多、时间延长,如果管理跟不上,回收就会出现问题,应收账款的风险就会接踵而来。
  四、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策略
  (一)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在进行应收账款的管理时,应强调事前防范,而不是事后处理,通过建立一整套系统的组织结构预先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
  1.科学地确定企业经营策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企业应分析自身所处的经营环境,包括经济法律环境、地域经济发展情况、行业及竞争状况,客观评估企业自身实力,从而确立合适的经营策略。企业对自身的评估包括规模大小、生长期间。企业的规模按资本额划分,1 000万元以下为小企业,5 000万元以上为大企业。由于实力的限制,小企业不能接受和给予较大的信用额度。